昨儿个中午正刷手机,突然弹出来条粉丝私信问我:"老哥,买房贷款那些数字到底是咋滚出来的?光看银行给的表也看不懂!"我一拍大腿,这事儿还真值得盘一盘。
先被银行整懵了
去年签购房合同那会儿,银行经理唰地甩给我张月供表。我指着那个五千多的数字问他:"这数咋来的?"结果人眼镜一推:"公式算的呗"。问三遍都这答复,气得我当天晚饭都少扒拉了两口,心想这钱给出去总得明白怎么没的?
摔进第一个坑
晚上八点撸起袖子干,搜出来个公式:月供=贷款总额×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眼睛当场直了——这堆乘方除号看得我泡面都忘了吸溜。硬着头皮拿自己贷款80万、20年期、利率4.9%往里套,按完计算器蹦出个五千零三十。不对!银行账单明明五千三百多!气得把草稿纸揉成团砸向垃圾桶(没扔进去)。
让Excel坑出眼泪
半夜十一点不死心,打开Excel新建表格。A列输"1"往下拽到240(20年月数嘛),B列吭哧吭哧敲利率公式。手抖把年利率4.9%直接除以12当月利率输进去,发现数字对不上才猛拍脑门——得先转成小数!改完公式往下拉,看着进度条慢吞吞爬,显示屏蓝光刺得眼睛发酸。结果拉到底的合计利息比银行账单整整多出八万,吓得我手一抖碰翻半杯凉咖啡。
凌晨三点突然开窍
瘫在椅背上刷手机泄愤,手指在房贷计算器里瞎戳。偶然点到"等额本息"旁边那个"等额本金",发现月供数蹭蹭往下掉!原来银行默认给的都是本息均摊的模式,本金算法头几个月月供高得吓人,但总利息能省辆五菱宏光出来。赶紧翻合同——果然用最小号字体印着"等额本息还款"!凌晨三点在客厅边捶沙发边嚎:"坑在这儿等着!"
整出个土味工具表
今早直接找干会计的发小讨救兵。人家发来个带保护的表格,填空处标得明明白白:
- 贷款总额栏:填你要借的钱
- 年化利率栏:别忘加百分号
- 年限栏:别手抖输成月份
填完自动生成三行大字:首月要还多少钱、每月少还几块砖、能省多少利息。试算发现选等额本金能省五万多利息,但前两年月供比现在多六百。老婆叉腰冷笑:"早让你别省那两百块会计咨询费!"
现在这表就躺在我电脑桌面,谁要看甩过去就完事儿。不过说真的,搞懂原理最大的用处不是省钱,是签合同时不会被人当猪宰——签字前我看那经理心虚地扶了三次眼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