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兄弟今天唠唠我折腾天弘沪深300这货的经历,纯属一个野生选手的实操流水账。
为啥盯上这玩意儿?
去年8月那会儿,朋友圈跟微信群到处都在嚎“指数基金定投是普通人出路”,瞅着挺像那么回事儿。有点跟风但又不完全傻,寻思沪深300好歹是A股扛把子的三百号大哥凑一块儿,总比单押某个股票靠谱点儿?刷手机看见天弘这个名气大,费率又写得贼低(重点!穷人抠搜本能),想着先拿它试试水。
真动手就怂了
真要点“买入”那按钮,手就开始抖。心里算盘打得噼啪响:是玩定投还是一次梭哈? 怂了,决定分几个月慢慢往里怼。打开常用的支付软件(就大伙儿都用的那个),搜“天弘沪深300”,跳出来一堆名字差不多的。好家伙,A类C类分得贼细,脑瓜子嗡嗡的。瞅半天才搞明白:C类不用申购费,但每年多收点服务费。我这种准备拿个一年半载就开溜的,果断选了C类。
- 观察点1: 买的时候特意看了看规模,天大的数字,心里默念“至少不能跑路?”
- 观察点2: 确认页面蹦出个“估值为准”,知道买进去的实际价格得等当天收盘,有种开盲盒的刺激感。
当上“债主”的日子
钱扣完没几分钟,短信就叮咚来了:“成功购入XXX元”。每天习惯性刷行情APP,看到“沪深300”跌了,心里咯噔一下;红了,又嘚瑟觉得是自己英明神武。这玩意儿波动比存款刺激多了,眼瞅着账户余额跟坐过山车似的。中间有段时间跌得肉疼,干脆把APP通知关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结果某天偶然打开,居然浮盈了几个点!人性弱点瞬间爆发——赶紧落袋为安!
跑路也要技术
今年初瞅着收益能买好几顿排骨了,麻溜点开APP找“卖出”。页面倒是简单,填个卖出份额完事儿。但重点来了!那鬼费率提示字儿小得跟蚂蚁似的,得扒拉着屏幕使劲找!确认页面弹出来才发现有“赎回费XX元”,抠门如我肉又疼了一下。交易记录显示是“T+1”到账,意思是今天卖,明天钱才能回兜里,差点以为被吃了。
工具人老韭菜的唠叨
折腾完这一趟,感觉就是:这货确实省心,不用天天研究哪个股票要上天。但跟风买卖真是大忌,那阵子跟魔怔了似的盯着红绿数字。现在学乖了,老老实实小额定投摊平成本,跌多了就当打折囤货。还有,买基金名字长得像的太多了,手滑买错C类或者名字看岔了的兄弟估计能凑一桌麻将!血泪教训:下单前把眼睛瞪成铜铃,一个字一个字看清楚!
对了,提一嘴风险:指数基金不是稳赚朋友们! 市场崩起来它也哗哗掉,我赚那几顿排骨完全靠命。本金要是等钱救命,千万别往这里扔,穷得叮当响的兄弟先保平安要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