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后台收到好几个粉丝私信,问我基金净值的算法是不是特别复杂,翻了一圈财经网站看得云里雾里。巧了不是?上周我刚帮表弟算过这笔糊涂账!趁着热乎劲儿,干脆把整个折腾过程捋一遍给你们当参考。
一、踩过的坑
那天表弟拿着手机直拍大腿:“哥,我买的基金公告说净值1.8元,赎回时咋变成1.76了?是不是平台偷吃我钱!” 我凑过去看他截图的持仓页面,红红绿绿的数据挤作一团。我之前也抓瞎过——单位净值、累计净值、估算净值,花花绿绿的数字在屏幕上蹦迪,鬼知道哪个才是真家伙。
二、撕开包装纸
直接翻到基金详情页的最新公告,找到白纸黑字的《净值公告》。这里要盯紧三个数:
- 基金总资产:基金公司把所有股票债券按当天收盘价打包称重
- 基金总负债:管理费托管费这些七七八八的扣款
- 基金总份额:全天下韭菜凑的份子钱总数
三、拿计算器开干
掏出手机计算器,照着公告里三组数据咔咔按: 单位净值 = (总资产 - 总负债) ÷ 总份额
表弟那只基的总资产13.5亿,总负债0.2亿,总份额7.4亿。按完等于键跳出1.797元/份,四舍五入正好对得上公告写的1.80元!搞半天是持仓页面把分红扣除了没显示清楚。
晚饭时表弟还在叨叨分红除权的概念,我拿桌上的烧鹅打比方:“基金分红就像把鹅腿切下来给你,整只鹅变轻了但你还是吃到肉了,净值当然要往下调!” 他啃着鹅腿直点头,油乎乎的手指在计算器上戳来戳去复习公式。
现在我算净值都直接翻公告拉表格,管它什么累计净值、复权净值花名堂,掐准总资产减负债再除份额这个死理儿,再也不会被平台展示的局部数据忽悠瘸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