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笔记本看见去年写的「现金流警报表」,突然想起有粉丝问过现金比率到底多少算健康。这事儿还真踩过坑,去年做小电商那会儿差点让钱卡脖子,必须唠唠实操过程。
第一步:翻家底差点翻出冷汗
那会儿刚盘完双十一的账,仓库堆满压货,供应商天天催款。我抓耳挠腮算「手头现钱够顶几天」,结果翻出会计教材就傻了——现金比率公式是「(现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以前光盯着银行卡余额,根本不知道微信零钱、随时能取的理财产品也算「现金等价物」。赶紧把压箱底的存单、股票账户全扒拉出来,连老婆的余额宝都算上。
- 以为在途货款算现金,实际没到账都是虚的
- 把三个月后到期的理财当短期投资,超期限了
- 漏了待支付的水电费罚金,这些全是流动负债
第二步:找参考值像对暗号
凑齐数一算比率才0.18,慌得我连夜查行业报告。跑实体批发市场蹲点问老会计,发现搞批发的张叔比率常年0.3左右:“现金留太多耽误进货,留少了连货车油钱都赊账!”回头翻自己记账软件,前年比率0.6反而有问题——钱全趴活期账户吃灰,错过618囤货时机。
摔过跟头才明白:哪有什么万能标准值?餐饮业要留够三个月房租(约0.4),我这种小电商有0.25~0.35就能转起来,压货多的旺季还得再提0.1防断链。
第三步:动态调平衡像走钢丝
现在每月5号雷打不动干三件事:拿计算器把支付宝、现金、半个月内能赎回的理财加总;翻出所有待付货款、信用卡账单、税费单;用总数除负债数。上个月算出来0.43,立刻把多出的钱挪去谈了个短期批发折扣,省下小三千。
实操血泪经验:- 别学我当初硬记「教科书0.2标准」,服装店和五金店能一样?
- 流动负债要算「确定要付的」,模棱两可的款项单列备查
- 超过警戒线立刻行动,我上回压库存就是拖着没变现,白亏仓储费
昨天刚算完二季度比率是0.29,虽然比理想值低0.06,但手里握着供应商给的45天账期,稳稳够用到中秋备货季。说到底,现金比率就跟炒菜放盐似的——馆子大师傅告诉你「适量」,最终还得自己尝了才知道!(配图:记账本某页用红笔圈着0.45的数字,旁边批注:预留3%应付突降暴雨物流滞纳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