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契机
今天早上刷牙的时候刷手机新闻,看到好几条都在说最近市场情绪波动厉害,突然就想起我一直在关注的004997这支基金了。之前投了点钱进去,小半年没怎么仔细看它动向,心里有点嘀咕:这玩意儿最新净值现在到底啥情况?变动很大吗?可别把我那点辛苦钱折腾没了。
马上放下牙刷,睡衣都没换,直接坐到电脑前,噼里啪打开平时用的基金看板软件,定位到这支基。好家伙,一看最近三天的净值走势,简直像坐过山车!前天还涨了0.9%,昨天直接跌了1.8%,今天早上看预估又是小幅反弹的样子。这忽上忽下的,真有点闹心。
动手扒数据
光看这几天的不够,得拉长时间线看看它到底啥脾气。我立马动手,把软件里能导的数据范围拉到最近三个月,一股脑全导出来,密密麻麻的数字挤满了表格。
- 第一步,画大图。 我先拉了个简单的折线图,把三个月的净值点连起来。一看就明白了,整体是个缓慢向上的大趋势(虽然爬得很吃力),但这条线中间全是小锯齿,忽高忽低很频繁。
- 第二步,看波动有多大。 我盯住表格里的“日涨跌幅”那列,挨个数了下记录。发现超过1%的波动,三个月内出现了差不多二十次!涨也快,跌也猛,果然是个不安分的家伙。
- 第三步,比对标的市场。 顺手把它跟踪的主要市场指数近三个月的波动幅度拉过来,散点图一放,叠在一块儿比较。有意思了,这基金的波动比指数本身还要大那么一丢丢,尤其下跌的时候,反应更剧烈一点。
理思路定策略
数据摆在眼前,心里就有谱多了。原来这基金净值不是乱动,而是属于波动大、但长期趋势还在缓慢往上走的类型。明白了这一点,我琢磨着,按我以前那种放着不管、等大牛市的“死扛”策略,肯定很煎熬,得折腾出心脏病。
琢磨来琢磨去,结合它的波动特性,我觉得可以试试化被动为主动:
- 别害怕正常波动。 只要它整体向上的那条线没被破坏(比如连续大跌破掉某个支撑位置),日常的小幅上蹿下跳就当看不见,不瞎操作。
- 利用它波动大的特点抓小机会。 既然它跌起来快也凶,那在它出现比较深的连续回调(比如单周跌幅超过5%这种,或者明显跌到支撑线附近)时,可以考虑用点闲钱小补一手,摊薄下成本。
- 涨起来也要舍得卖一点。 它涨的时候也容易过头,如果出现连续大涨或者短期涨幅特别猛(比如单月涨了15%以上),那肯定要把之前补仓或者赚到的一部分盈利落袋为安,揣兜里才踏实。
定个铁纪律
光想没用,得有行动指南。我赶紧在手机备忘录里简单列了两条原则:
- 补仓: 回撤超过8%或者触及设定的支撑线价位时才考虑少量补。
- 止盈: 盈利部分达到15%,或者净值突然短时间急速拉升(比如一个月内上冲超过12%),至少卖掉盈利部分的一半!
写清楚设好提醒后,心里一下子就轻松多了。以后再看到它净值蹦跶,就不会只是干着急“变动大不大”了,而是有对策可循。
一点点思考
这回动手拉数据、画图、定策略的过程,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解自己手里东西的特性有多重要。净值波动本身不是问题,可怕的是对波动原因一无所知,除了焦虑还是焦虑。搞清楚它的“脾气”,哪怕像我这样简单粗暴地定几条规则应对(不一定对,但总比瞎搞好),投资心态会稳很多,说不定还能蹭点它的“高波动红利”。效果真心不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