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开车去了双枪科技的总部,就想亲眼看看他们的竹笋业务到底咋回事。作为一个爱瞎捣鼓的博主,最近在抖音上刷到一堆视频吹这东西,说它是新增长点,我寻思着可别忽悠人,就主动联系了他们的客服,约了个参观。
我先自己在家捣鼓点东西
我翻遍了网上资料,买了双枪的几款竹笋产品,像什么凉拌笋片和火锅底料竹笋包。拆开快递一瞅,包装挺素净的,但打开袋儿一尝,感觉味道挺淡,没啥惊艳的。我还特意煮了锅火锅试吃,朋友尝了都说不够味儿。这下我更好奇了:不是号称热门业务吗?咋效果这么一般?心里嘀咕着,我得亲自跑一趟工厂搞清楚。
开车去厂区踩了个点
约了上午十点,我一大早开着我那辆老破车出门,结果半路堵车,差点误点。到了双枪的竹笋加工厂,先被保安拦了会儿,磨磨唧唧查证才让进。主管是个三十多岁的哥们儿,挺热情的,带我绕了生产线一圈儿。
- 先看了采摘区,工人手动挑竹笋,弄得一手的泥。
- 再到清洗房,机器“轰隆隆”响,把笋子冲得干干净净,但效率不高,等半天出一批货。
- 到包装线,几个大妈坐那儿手动装袋儿,我看她们动作慢悠悠的,主管说自动化不足,还得靠人手堆,成本下不来。
逛完一圈儿,我腿都酸了,就跟主管瞎聊。他叹气说:“这业务刚起步,问题一大堆,啥资源都缺,就跟玩拼图似的,东拼西凑才勉强搞出来。”还拿给我样品尝鲜,这回味儿好点儿了,但跟市场上的知名品牌比还是差口气。
回来捣鼓分析了下结果
下午到家后,我瘫在沙发上复盘。开电脑记下笔记,发现双枪的竹笋业务虽然现在还嫩得很,但有潜力。比如市场调研显示城里人爱健康食品,竹笋这种天然玩意儿挺讨喜。我试了试他们的电商链接,销量居然比预期年轻人评价里都夸环保,缺点儿口味但买单的人不少。主管提到公司在研发新配方,跟本地农户合作种竹笋,要降成本提产量,这要是成了,绝对是个新增长点。
搞完这事,我累坏了。晚上拉朋友撸串儿,把这事儿当笑话讲:“跑一趟厂子费老劲儿,结果这竹笋业务就跟毛孩子学走路,踉踉跄跄的,但看势头不假,真有点前途!”朋友乐得直喷酒,说我这博主当得不容易。双枪这摊子事儿给我上了一课:别光听网上吹,得亲自踩坑才能信。新增长点肯定值得期待,不过得等他们折腾清楚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