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来聊聊股票里的RSI,这玩意儿到底是个
作为一个在股市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一开始也是两眼一抹黑,啥指标都不懂。后来为少挨几顿毒打,我开始主动学习各种技术指标,其中就包括RSI。
记得那是2023年初,大盘跌跌不休,我手里的票也是绿油油一片。看着账户里不断缩水的数字,我这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弄明白这股市到底咋回事,我买一堆技术分析的书,每天晚上挑灯夜战,边看书边对照着K线图琢磨。
有一天,我翻到一本讲RSI指标的书。书里说,RSI可以用来判断股票是不是超买或者超卖,还能预测未来的走势。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要是真这么神,我不就不用天天提心吊胆吗?
于是我开始研究RSI指标的计算方法。那些公式、数字,看得我头都大。不过为搞懂它,我还是硬着头皮啃下来。大概花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我终于把RSI的计算公式和用法搞明白。
RSI到底是个
简单来说,RSI就像一个温度计,测量的是股票价格的“热度”。
- 如果RSI数值很高,比如超过80,那就说明股票“太热”,大家都疯狂买入,这时候就容易跌。
- 反过来,如果RSI数值很低,比如低于20,那就说明股票“太冷”,大家都在拼命卖出,这时候就容易涨。
- 要是RSI在50附近晃悠,那就说明市场现在比较纠结,看不清方向。
我尝试着把RSI指标应用到我自己的股票操作中。我只是观察,并不急于买卖。我发现,RSI指标还真有点用。比如,有一只股票,RSI一路飙升到90多,我当时就觉得这股票涨得太猛,肯定要回调。果然,没过几天,这只股票就开始大跌。还有一次,一只股票的RSI跌到10以下,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就买点进去。结果,这只股票后来还真涨不少。
RSI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它也会发出错误的信号。在使用RSI指标的时候,我还结合其他的技术指标,比如MACD、KDJ等等,一起综合判断。这样一来,我的操作成功率就提高不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总结出一套自己的RSI使用心得。比如,我喜欢用14日RSI,因为我觉得这个周期的RSI比较稳定,不太容易受到短期波动的影响。再比如,我会在RSI超买或者超卖的时候,结合K线形态来判断买卖点,这样可以提高准确率。
RSI指标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帮助我更好地解市场的情绪,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虽然我现在还不能说靠RSI赚大钱,但至少,它让我在股市里少走不少弯路,少交不少学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