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又到每天搞这个财经播报的时候。这玩意儿每天弄一遍,也挺磨人的,但习惯也就这样。
第一步:捞“料”
每天早上起来,眼睛还没完全睁开,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机。跟你们想的不一样,不是先刷朋友圈,是先打开那几个常用的财经APP。我手机里装好几个,什么东方财富、财联社、还有些国外的新闻源,都得快速过一遍。这感觉就像早上起来去菜市场,得先把今天要做菜的“食材”给找齐。
划拉手机屏幕,快速扫标题。这步特别关键,得快,还得准。信息太多,铺天盖地的,你不能每条都细看,不然一上午就过去。主要是看那些影响大、关注度高的新闻。比如央行又有啥新动向,哪个行业出大政策,或者美股那边夜里又闹腾啥。有时候看着看着就觉得,这市场真是瞬息万变,昨天还一片大今天可能就给你来个“惊喜”。
第二步:筛选和“嚼”信息
捞完一堆信息,脑子还是懵的。接下来就得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捋一捋,筛一筛。哪些是真有料的,哪些是纯粹凑热闹的,哪些是对咱普通人钱袋子可能真有影响的。这个过程有点费脑子,得把那些看着吓人但没啥实质影响的标题党给踢出去。
然后就是“嚼”信息。我尽量不用那些专业术语,听着就头大。我就琢磨怎么把这事儿用大白话说明白。比如一个政策出来,我就想想,这玩意儿到底会影响到谁?是房价,还是股市,或者是咱们手里的钱?尽量说得具体点,通俗点。
- 股市怎么样?哪个板块比较火,哪个跌得惨?
- 汇率有啥变化没?对出国旅游或者买进口货有影响不?
- 又有啥新的理财产品或者坑需要注意?
基本上就这几个方面,得把硬邦邦的新闻变成大家能听懂、能感觉到的东西。
第三步:整理成“稿”
信息嚼得差不多,就开始整理。我一般不开电脑,就直接在手机或者平板上弄。打字呗,把筛选、理解后的信息组织起来。这步就是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讲究个条理清晰。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听的人也晕。
我会分几个小块,比如宏观经济一块、股市一块、行业动态一块,这样大家听起来也方便。措辞嘛就跟我现在说话差不多,尽量口语化,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有时候看到特别有意思或者觉得特别重要的点,会用粗体标一下,提醒大家注意。
第四步:录音或者发布
一步,看心情。有时候是直接把整理好的文字发出去,有时候是录个音,念一遍。录音的话,就得注意语气,不能干巴巴的,得有点人情味儿。找个安静点的地方,对着手机说。有时候一句话说错还得重来,也挺烦的。
搞定,发布出去。然后就等着看大家的反馈。每次弄完都感觉松口气,跟完成个任务似的。虽然每天都重复,但想想可能对一些朋友有点用,也就觉得值。
基本上,我这一天的“财经播报”实践过程就是这样。没啥高深的技巧,就是持续地看、持续地想、持续地整理和分享。希望能帮大家稍微省点时间,解个大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