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整理股票那些个词儿的事儿。
刚开始那会儿,我对股票真是一窍不通,两眼一抹黑。听人家说什么“利好”、“利空”、“建仓”、“清仓”的,脑袋都大了,感觉跟听天书似的。尤其是在一些论坛或者群里看别人讨论,一堆字母加数字,或者一些听着很厉害的词儿,比如啥“量化”、“龙头”、“权重股”啥的,完全插不上嘴,心里那个急。
就是有点犟,不懂就特别想搞明白。光听别人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不成体系,听完就忘。后来我就琢磨,不行,我得自己整个明白点的东西出来。
我是怎么开始动手的?
第一步,就是收集。 我找了个旧本子,一支笔,这是我的“原始装备”。看到听到的不懂的词儿,不管是在财经新闻上看到的,还是在交易软件里冒出来的,或者是在跟朋友瞎聊时听到的,我都先给它记在本子上。比如什么“市盈率”、“换手率”、“涨停”、“跌停”、“除权除息”……甭管三七二十一,先写下来再说。
第二步,就是查。 光记下来没用,得知道是啥意思。我就开始查,主要就是靠网上搜。那时候也没啥特别好的渠道,就是逮着搜索引擎一顿猛查。同一个词儿,我得多看几个解释,有时候说法还不太一样,我就找那种说得最白话、我最能理解的那个意思,记在本子上那个词儿的旁边。有时候也翻翻一些入门的书,对着看。
第三步,分类和“说人话”。 记的词儿多了,本子就显得乱七八糟。我就开始琢磨着给它们归归类。比如:
- 最基础的: 像啥是股票、啥是A股B股、啥是开盘收盘价。
- 交易操作相关的: 买入、卖出、挂单、撤单、 T+1 这些。
- 看盘要懂的: K线、均线、成交量、红盘绿盘这些。
- 分析公司用的: 基本面、技术面、市盈率、净资产这些稍微复杂点的。
- 市场状态的: 牛市、熊市、震荡市、反弹、回调等等。
分类没那么严格,就是自己觉得哪些词儿意思相近或者属于一个范畴,就给它们放一块儿。关键是,我不光抄定义,我还得用自己的话,用最土最简单的话,在旁边标注一下这个词儿大概是讲了个啥事儿。比如“市盈率”,我就简单记成“公司赚钱回本要几年,越小越好(大概意思)”。这样下次忘了,一看自己写的“人话”注释,立马就能想起来。
第四步,不断补充和修正。 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搞定的。市场里新词儿也多,或者有些理解一开始不对,后来交易实践多了,或者看了更靠谱的解释,就得回去改改,或者在本子上补充新的词儿。我那个本子,记得密密麻麻,划掉的,修改的,补充的,看着挺乱,但都是我自个儿的心血。
就这么着,一点一点地“啃”,从一开始看啥都懵,到后来慢慢能听懂别人在聊自己看盘、看新闻的时候,心里也有点数了。虽然不是啥专业研究,就是个笨办法,但对我自己来说,这个过程特别重要,让我对股票市场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框架。
现在虽然懂的比以前多多了,有时候还会翻翻那个旧本子,感觉挺有意思的。算是我自己学习路上的一个记录。分享给大家,就是想说,学习这事儿,没啥捷径,有时候就得下点笨功夫,自己动手整理一遍,比看别人写好的东西印象深刻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