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琢磨长期持有哪些股票这事儿。这可不是一天两天拍脑袋想出来的,真是自己一步步摸索过来的。
我也是没头苍蝇。
刚开始想搞点长期投资,想着找几只能放着不管、睡得着觉的票。网上信息那叫一个多,各种“老师”推荐,各种“内部消息”,看得我头都大了。什么科技新贵,什么重组概念,吹得天花乱坠。我也跟着买过一些,结果?要么就是坐过山车,心脏受不了;要么就是买完就跌,一路跌到没脾气。那段时间,真是吃不好睡不天天盯着屏幕,一点风吹草动就紧张得不行。
后来我就琢磨,这不行,得换个思路。
老这么追涨杀跌也不是个事儿,得找那些真正能穿越牛熊,能持续给股东带来回报的公司。我就开始自己下笨功夫了。不再是道听途说,而是老老实实地去了解公司本身。
我的方法很简单,甚至有点土:
- 第一步,看它是干嘛的。 这公司是卖啥的?提供啥服务的?这东西老百姓日常用不用?市场需求大不大?是不是那种离了它大家日子就不好过的?像什么通讯、能源、老百姓吃的喝的,这些感觉就比较靠谱。
- 第二步,看它在行业里啥地位。 是不是行业老大或者前几名?有没有别人很难模仿的核心技术或者牌子?小打小闹的公司,风一来可能就倒了,还是找那些根基深厚的比较稳当。
- 第三步,看它挣钱能力和分红。 我就去翻翻它过去几年的财报,也不看太复杂的,就瞅瞅每年赚多少钱,是不是比较稳定,还有就是给股东分红大不大方,是不是每年都坚持分。那种连年亏损或者分红抠抠搜搜的,我一般就直接pass了。
- 第四步,看它老板和管理层靠不靠谱。 这个虽然难判断,但多少能从新闻、公告里看出点端倪。有没有瞎折腾,主业是不是清晰,有没有老想着搞些花里胡哨的概念。
筛选过程挺费劲,但也挺有意思。
我拿了个小本本,把我关注的公司都列出来,然后按照上面那几条,一条一条地过。符合条件的打勾,不符合的划掉。这个过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周末经常就耗在这上面了。有时候看到一份财报数据不错,就挺开心;有时候发现一个看好的公司突然爆出点负面消息,也挺郁闷。
就这么反复筛选、比较,淘汰了一大批看着热闹但根基不稳的公司,也排除了一些虽然名气大但感觉增长到头或者分红不行的。
留下来的这十个“压箱底”货
经过这么一轮折腾,我最终定下了这十来个我觉得能长期拿着的股票。这里就不说具体代码了,免得有荐股嫌疑,就大概说说都是些啥类型的:
- 搞通讯的那几个大块头: 市场地位稳,用户多,现金流分红也还行,感觉挺稳当。
- 挖煤、发电的那几家: 能源这东西,短期可能有波动,但长期看是基础需求,而且这几家都是行业里的巨无霸,资源多,分红也比较可观。
- 几家消费品龙头: 比如做调味品的,搞家电的,还有那个卖白酒特别牛的。这些都是老百姓日常要用要吃的,品牌硬,不容易被替代。
- 还有一两家搞交通基建的: 比如修铁路、管港口的,这也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业务很稳定。
- 银行里也挑了一两个: 主要是看中它们规模大,分红稳定,虽然弹性可能差点,但胜在安心。
说白了,我的标准就是:
公司得是我能大概看懂的,行业地位得稳固,赚钱能力要持续,分红得大方点,最好是那种离开它我们生活不太方便的公司。这样拿着心里踏实,晚上能睡得着觉。
这只是我个人的实践记录和一点粗浅看法,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风险承受能力也不同。投资这事儿,最终还得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我这也就是分享下我的“笨办法”,希望能给同样在摸索的朋友一点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