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立方投”小实验
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之前瞎琢磨并动手搞的一个叫“立方投”的玩意儿。别笑话,名字是我自己瞎起的,听着好像挺那么回事,就是我个人捣鼓出来的一个投资小实验。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前几年,手里攒了点闲钱,不多,但也不想就这么干放着。存银行,感觉钱越存越少,跟不上物价涨。去看那些投资的,股票那玩意儿,心脏不好真玩不了,今天涨停明天跌停的,看着都揪心。债券,倒是稳当,可那点收益,感觉也没跑赢通胀多少。基金,说是专家打理,但花样太多,还得交管理费,我这人怕麻烦,也怕被坑。
我就琢磨,有没有一种法子,能稍微平衡点?既不想担太大风险,也想有点盼头,还能省点心。想来想去,也没个头绪。后来有天在家收拾屋子,看到小孩玩的积木块,方方正正的,突然就来了个想法——能不能把钱也分成几块,像个立方体一样,每个面代表一类投向,让它们互相搭配着来?
动手规划我的“立方体”
说干就干。我就拿了张纸,画了个立方体。想象它有几个面,每个面贴上不同的标签。当时我是这么分的:
- 一面:股票类。 就是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放一小部分钱进去,想着万一哪个涨起来了?就算亏了,因为放得少,也不至于太心疼。
- 一面:债券类。 国债企业债啥的,收益不高,但胜在稳定,就当是给整个投资打个底,求个心安。这部分钱放得多点。
- 一面:现金储蓄。 这就是银行存款了,活期定期的都有点,随时能取出来应急,流动性最也是安全垫。
- 一面:贵金属。 那时候看新闻老说黄金白银啥的,说是能保值,就也跟着凑热闹,买了点实物放着,感觉沉甸甸的挺踏实。
- 还有两面? 当时想的是,一面可以搞点基金定投,另一面留作备用金或者尝试点别的,比如借钱给信得过的人收点利息(当然这个风险也大,得看人)。但一开始我没那么复杂,主要就是前面四块。
实际操作起来
规划好了,就开始分配资金。股票那边,我找了个门槛低的平台,买了点指数基金,省得自己选股头疼。债券也买了点国债和评级高的企业债。黄金白银就去金店买了点金条银条,锁在家里保险柜。剩下的大头就存银行,一部分活期,一部分定期。
弄完这些,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不像以前,要么全放银行干着急,要么全扔股市里睡不着觉。现在这样,感觉风险分散开了,这边不亮那边亮,总不至于全军覆没。
之后,我也没天天盯着看。大概就一个月左右,或者想起来了就去看看各个部分的情况。股票那边确实波动大,有时候看着红彤彤的心里乐开花,有时候绿油油的也只能安慰自己是长期投资。债券那边就没啥动静,稳稳当当。黄金白银价格也起起伏伏,但没股票那么吓人。银行存款嘛利息是少了点,但看着数字还在那儿,心里就有底。
结果和一点想法
搞了大概一年多,总的算下来,没发大财,但也确实没亏钱,比单纯放银行稍微强了那么一点点。最重要的是,心里踏实多了。股票那部分虽然没赚多少,但也没因为市场大跌亏掉底裤。债券和存款提供了稳定。黄金白银在那段时间还真涨了点,算是意外惊喜。
这个“立方投”,说白了就是个分散投资的土办法。没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我根据自己情况瞎琢磨的。它的好处就是简单、自己能控制,坏处嘛可能收益确实不高,而且也得自己花点心思去配置和调整。
现在我也不完全按那个“立方体”来了,根据市场情况和自己手头宽裕程度,也会调整各个部分的比例。但那个分散风险、求个稳妥平衡的想法,一直保留下来了。对我这种风险承受能力一般、又不想太折腾的人来说,感觉还是挺合适的。分享出来,就是给大家提供个思路,投资这事儿,没啥标准答案,找到适合自己的法子最重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