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华商基金,我还真就自己琢磨过一阵子。最早是听一个哥们儿提了一嘴,说他们家好像有点“券商”背景,跟那些银行系、保险系的不太一样。那时候我正好手里有点闲钱,寻思着找个地方放放,就顺手去了解了下。
我记得当时是先去他们网站上瞎转悠了一圈,界面嘛也就那样,跟其他基金公司差不太多。然后就去看他们都有啥基金产品。嚯,一看还挺多的,股票的、混和的、债券的,铺了一大堆。当时就感觉,这家公司成立年头也不短了,好像是零几年那会儿就有了,快二十年了,按说应该有点东西。
我重点看了看他们权益类的
我主要还是对股票型、混合型这些感兴趣,毕竟想博个高点的收益嘛他们这块儿的规模,当时看数据好像有个三百来亿?具体记不清了,反正整体规模不算行业里最大的那一拨,但也绝对不算小了。
然后就去看基金经理。这块儿我比较在意,毕竟钱是交给具体的人去打理的。当时有几个名字老在眼前晃,好像有个姓彭的,说是清华硕士,干这行十几年了,听着挺厉害,主要看成长股,科技医药什么的。还有一个好像姓李?反正看了几个,感觉履历都挺光鲜。
我当时的实践操作
我没 сразу 就买,我是先加了几个他们家当时比较火的基金到自选里,观察了几个月。你还别说,有段时间他们有几只基金确实跑得挺猛,跟个“黑马”似的,尤其是在某个阶段,市场一起涨的时候,它噌噌往前窜。当时心里就痒痒了,有点冲动想进去。
- 观察期:主要是看净值波动,还有就是看看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变不变。
- 看评价:也去一些论坛、讨论区瞟了几眼,看看其他买了的人都怎么说,当然这玩意儿只能参考,不能全信。
- 对比:拿他们跟同类型的其他基金公司比了比,看看谁的风格更稳或者更符合我的想法。
后来市场大家都知道嘛波动挺大的。我当时看好的那几只,也跟着一起上蹿下跳。特别是后面有一阵子,感觉整个市场都不太有些以前看着挺稳的产品,业绩也开始拉胯了,甚至听说有些固收类的都开始不那么“固收”了,搞得人心惶惶的。我观察的华商那几只,也不能幸免,回撤也不小。
我因为各种原因,加上市场那个熊样,就没真金白银大规模进去。就是小额试了试水,也没拿多久,感觉跟我预期的不太一样,就出来了。这事儿,怎么说,基金这东西,别人说好没用,基金经理再牛,过去的业绩再也保不了将来一定赚钱。关键还得看你买进去的时机,还有你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我跟华商基金的交道不深,就是自己做了点功课,观察了一阵子。感觉他们公司还是有实力的,毕竟这么多年的底子在这儿,也有过高光时刻。但投资这事儿,真的挺个人的,我的经历也就只能给你当个参考,具体怎么样,还得你自己去判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