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这几天折腾的事儿,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处处长。别误会,我可不是要打探什么内幕消息,纯粹是工作需要,得捋清楚基金委的组织架构,方便以后申报项目。
我那个头大,基金委那么多个处,每个处负责什么方向,谁是负责人,信息太零散了,网上搜的也乱七八糟,有的都过时了。
第一步:官网!冲!
我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直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官网。心想,官方信息总没错? 结果,官网信息是全,但是太宏观了,处室是列出来了,但具体到谁是处长,分管什么方向,很多都没有直接写出来。 就像大海捞针,捞不着。
第二步:地毯式搜索
光靠官网不行,我就开始用各种关键词在网上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处长”、“基金委 xx处 负责人” 什么的,各种组合。 别说,还真搜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一些新闻报道、会议通知里,会提到一些处长的名字和头衔。
第三步:信息整合+大胆猜测
搜集到零星的信息后,我就开始整理。把搜到的处长名字、处室、分管方向,全部记录下来。然后,根据处室的名称、以往的资助项目,去推测这个处室可能负责的领域。
举个例子,我搜到一个“数理科学部 数学科学处”的新闻,里面提到了一个处长的名字。我就去查数学科学处以往资助的项目,看看都集中在哪些数学方向,然后推测这位处长可能更关注哪个方向的申请。
第四步:交叉验证+排除错误
光靠猜测肯定不靠谱,我开始用不同的信息源进行交叉验证。比如,我在A网站搜到一个处长的名字,就去B网站、C网站搜,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关的信息,确认这个信息的准确性。
我也注意排除错误的信息。有些网站的信息明显过时了,或者前后矛盾,我就直接排除掉。
第五步:打电话!
实在搞不清楚的,我就直接打电话给基金委。我不是直接打给处长,而是打给基金委的咨询电话,问一些关于处室职责、联系方式的问题。
打电话是个技术活,要委婉、客气,说明你的目的,人家才会愿意告诉你。我一般会这么说:“老师您我是做科研的,想了解一下xx处主要负责哪个方向的项目,以后申报的时候能更精准一些。”
第六步:建立自己的“处长名录”
经过这几天的不懈努力,我终于整理出来一份还算靠谱的“处长名录”。 虽然不保证百分之百准确,但至少能让我对基金委的组织架构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后申报项目的时候,也能更有针对性。
这回经历告诉我,做科研,不仅要懂专业知识,还要会搜集信息、整理信息。 遇到困难,不要怕麻烦,多尝试不同的方法,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还有,态度很重要! 谦虚、礼貌,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