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跟大家唠唠我琢磨封闭式基金这玩意儿定价的事儿。刚开始接触这东西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就觉得这基金嘛价格不就该跟着里头那些资产(就是所谓的净值)走吗?净值涨它就涨,净值跌它就跌,多简单。
但我真去实践了,开了户,找了几个封闭式基金加到自选里盯着看。怪事儿就来了。有时候明明看着基金公司公布的净值涨了点,可这交易价格它就是不动,甚至还往下跌!有时候净值明明没咋变,价格却呼呼往上涨。这就把我给整不会了,完全不是我想的那回事儿。
我咋琢磨明白的
那段时间我就天天看盘,对着 K 线图和净值公告反复比对。我寻思着,这玩意儿它是在交易所里买卖的,跟买卖股票一个地方。那是不是跟股票一样,买的人多了,想卖的人少了,价格就上去了?反过来,要是大家都抢着卖,接盘的人少,那价格不就得往下掉?
我开始重点观察买卖盘口的变化。 你看那个买一、卖一的价格和挂单量,这不就是市场上实实在在想买和想卖的力量对比嘛我发现,当买盘明显强劲,主动去吃掉卖盘的单子多了,那价格蹭蹭就上去了,跟它当天的净值关系有时候真不大。反过来,要是卖盘压得死死的,价格就容易跌。
后来我彻底想通了,这封闭式基金一旦成立上市,份额就是固定的了,不能像开放式基金那样随时申购赎回。它就变成了交易所里的一件“商品”,跟股票没啥两样。它的交易价格,说白了,主要就是由市场上想买和想卖这两拨人的力量大小决定的,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供求关系”。
- 想买的人多(需求大),愿意出高价,价格就容易涨,甚至可能超过它本身的净值,这就叫“溢价”。
- 想卖的人多(供给大),急着出手,愿意降价卖,价格就容易跌,甚至可能低于它本身的净值,这就叫“折价”。
你看那个基金净值,它当然重要,是基金内在价值的体现,会影响大家对它的长期判断。但具体到某一天的交易价格,尤其是短期的波动,那还得看当时市场上的买卖情绪和力量对比。有时候市场情绪好了,大家都看哪怕净值没动,价格也能给你炒上去。市场情绪差了,大家恐慌,哪怕基金本身挺好的,价格也可能被砸下来。
我自己的实践体会就是,别死盯着净值去判断封闭式基金的买卖点。净值是个参考,但真正决定你能不能买到、能不能卖掉,以及以什么价格成交的,归根结底还是二级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这玩意儿,跟菜市场买白菜有时候一个道理,买的人多了就贵,卖的人多了就便宜,简单直接。
捣鼓这封闭式基金,不仅要看基金本身怎么样,还得看市场上其他人的想法和动作。这实践下来,感觉比开放式基金多了层博弈的意思,也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