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头活络了点,就寻思着是不是可以搞点小投资,大家也知道,就喜欢瞎折腾。目标,就瞄准了那些股价不高的,也就是咱们常说的5元以下的股票。为没啥特别高大上的理由,就是觉得门槛低,就算看走眼了,亏也亏不到哪里去,主要是图个参与感,顺便学习学习。
我这纯属摸着石头过河。第一步,我打开了平时看盘用的那个股票软件,啥同花顺、东方财富,都差不多,哪个顺手用哪个。进去之后,我就直奔那个选股功能去了,这玩意儿现在都挺智能的。
第二步,筛选条件设置。这个简单,直接在价格区间那里,把最高价设置为5元。点一下确认,哗一下,乖乖,符合条件的股票还真不少,密密麻麻一大片。看到这么多,我当时就有点蒙,这可咋选?总不能闭着眼睛随便点一个,那不成赌大小了嘛
我就开始琢磨第三步,得加点限制条件。光便宜不行,便宜有便宜的道理,万一是个马上要退市的烂摊子,那不就掉坑里了。我就想,得找那些基本面还过得去的,或者说,有那么点儿反转可能的。这时候,我就开始翻看那些筛选出来的股票了,一个个点进去看。
我看啥?
- 看看公司是干啥的。主营业务得清楚,夕阳产业的肯定不优先考虑,除非有啥特别的转型消息。
- 瞄一眼近期的业绩。是不是亏得一塌糊涂,有没有啥突然的利好或者利空。我特别留意那种营收突然增长,或者毛利率环比提升的,感觉像是有那么点意思。
- 再者,我会关注一下股东人数的变化。这个数据有些软件里能看到。如果股价在低位磨叽,股东人数反而在减少,那说明筹码可能在集中,这种我就会多看几眼。这也不是绝对的。
- 还有就是,我一般会避开那些ST股或者ST股。虽然有些ST股摘帽后可能一飞冲天,但咱这小打小闹的,还是稳妥点风险太大了,心脏受不了。
第四步,就是把符合上面这些初步印象的股票,拉到一个自选股列表里。这大概能筛掉一大半。然后,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我会时不时地去翻看这些自选股,看看它们的走势,有没有啥新的公告出来,市场对它们有啥反应。
这个过程挺繁琐的,也没啥捷径。我这也不是推荐大家去买这些股票,纯粹是分享一下我个人是怎么去“淘”这些低价股的。因为我本金也不多,就想着用小钱练练手,感受一下市场的温度。你别说,有时候还真能从这些犄角旮旯里发现一些被人暂时忽略的“小草”,偶尔也能开出朵“小花”。
我记得有一次,就是这么瞎鼓捣,找到一个做环保设备的,股价三块多钱,业绩嘛之前一直不咋地,但那阵子突然接了几个不大不小的订单,股东人数也有点变化。我就稍微关注了一下,放了点零花钱进去。过了俩月,还真涨了那么一丢丢,够我吃顿好的了。这种感觉,就挺有意思的。
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买进去就趴窝不动,甚至还往下跌一点。这时候心态就得放平,反正投入也不多,就当是交学费了。关键是这个过程,自己去分析,去判断,对了有成就感,错了就总结经验。
我找这些5元以下的股票,就这么几步:打开软件、价格筛选、细化条件(主营、业绩、股东、避开ST)、加入自选观察、再小额尝试。整个过程,更多的是一种实践和学习,指望靠这个发家致富那是不现实的。就当是业余时间的一个小乐趣。今天就先分享到这,下次有啥新鲜的折腾再跟大家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