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开始琢磨手里的闲钱咋办,基金这东西又成了热门话题。前几天就有个老邻居,李婶,乐呵呵地跟我说,有人给她推荐了“瑞信基金”,说是特别稳,收益还不错。
我一听“瑞信”这两个字,心里就“咯噔”一下。倒不是说它不主要是现在市面上的基金五花八门,名字听着都挺高大上,但实际咋样,不扒拉扒拉细节真不好说。尤其是李婶这年纪,就想着安稳,可别被一些听着好的名头给绕进去了。
我的“实践”过程:帮李婶瞅瞅这“瑞信基金”
我就自告奋勇,说帮李婶参谋参谋。我这人就这点爱喜欢把事情琢磨透了,也算是个小小的实践记录。
第一步:搞清楚是哪个“瑞信”
我先上网搜了搜,发现带“瑞信”名头的基金公司,最常见的是那个“工银瑞信”。产品线那叫一个长,股票的、债券的、混合的,看得人眼花缭乱。李婶说的“瑞信基金”,估计指的就是这家旗下的一堆产品。
第二步:看“稳”的背后是啥
李婶强调“稳”,我就重点看了看他们家的固收类,就是债券基金啥的。翻了些资料,看到说工银瑞信有些固收产品,拉长时间看,表现还行,好像有些近几年的数据在同类里还算可以。这倒是符合“稳”的预期。
但是,我又瞅见一些信息,说比如“可转债基金”这类,整体市场波动挺大的。就拿之前某段时间的数据看,整个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不咋地,甚至是负的,但里头有些工银瑞信的产品又相对好点,当然也有表现一般的。这就说明,即便是一个公司,不同的产品差别也老大,不是所有带“瑞信”的都一样稳,也不是闭着眼睛买就行的。
为啥我这么较真?
可能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人家推荐的,差不多就得了。这事儿得从我自家老爹说起。早些年,他也是听朋友说有个啥“内部消息”的理财,说是保本高息,结果?一投进去,本金都差点回不来。那段时间家里天天低气压,我妈急得直掉头发。从那以后,我就落下个毛病,但凡涉及到钱的事,尤其是给家里长辈拿主意,我必须得自己弄明白了才敢说话。这钱,都是辛苦挣来的,不能稀里糊涂就投了。
给李婶的建议
扒拉完一堆数据和信息,我对李婶说:
- 第一,没有哪只基金是绝对“稳赚不赔”的,宣传得再好也得留个心眼。
- 第二,就算是工银瑞信这种大公司的,旗下基金种类也多得很,风险和收益都不一样。不能光听个名字就觉得都得看具体是哪个。
- 第三,得看具体是哪个基金经理管的,过往业绩怎么样,过去不代表未来,但总是个参考。
- 第四,像可转债这种,虽然也带个“债”字,但波动可能比想象中大,不一定适合追求绝对稳妥的老人家。咱得看清楚它到底是
我没直接跟李婶说买哪个或者不买哪个,而是帮她分析了她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一起挑了几个风险比较低、风格更稳健的纯债基金,让她自己再考虑考虑。毕竟钱是自己的,得自己做主,我能做的就是帮她把信息差给填上点儿,让她心里更有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