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我就跟大家唠唠我是咋琢磨这个“国内前十大公募基金”的。这事儿说来话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搞明白的。主要还是前段时间,手头稍微攒了点儿闲钱,寻思着不能老放银行里吃那点儿蚊子腿利息,就想着是不是该学学人家,搞点基金啥的。
第一步:两眼一抹黑,到处瞎打听
我对这玩意儿真是一窍不通。基金、股票,听着都头大。我就先在网上瞎搜,什么“基金怎么买”、“哪个基金好”,结果搜出来一大堆,看得我眼花缭乱。有的说这个有的吹那个牛,还有各种排行榜,今天这个第一,明天那个登顶,把我给整蒙了。心想这不行,没个谱儿,万一瞎买,辛辛苦苦攒的钱打水漂了咋办?
第二步:找准方向,先看“大块头”
后来我跟一个懂点行的朋友聊天,他点拨我说:“你刚入门,别老想着哪个基金涨得快,风险也大。不如先看看那些规模大的基金公司,一般来说,盘子大的公司,经验、团队、抗风险能力,相对来说可能更稳当点。” 我一听,有道理!这就好比买东西,大牌子总归让人放心点儿不是?
于是我就开始调整策略,专门去找那些“国内公募基金规模排名”之类的资料。这一找,发现信息还是挺多的,但至少目标明确了,不像之前那样没头苍蝇似的乱撞。
第三步:筛选信息,确认“大名单”
我主要看了几个比较大的财经网站,还有一些行业报告里提到的数据。关键是看“管理规模”,也就是他们管着多少钱。这个数字越大,通常就说明市场认可度越高,买他们家产品的人也越多。
我发现,这些排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这个季度这家多点,下个季度那家又超了点。但总有那么几家,常年稳坐钓鱼台,基本都在前头。我就把这些名字一个个记下来,然后综合对比了几个不同来源的数据,取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时间点比较新的数据来看。
捣鼓了半天,总算是梳理出点头绪了。一般来说,大家伙儿提到“大厂牌”,基本上就是下面这几家跑不掉(排名不分先后,数据也是我看到的一个大概情况,可能随时变):
- 易方达基金:这家伙可厉害了,管理规模听说都到3万亿那个级别了,妥妥的巨无霸。
- 华夏基金:也是老牌劲旅,规模也相当大,经常跟易方达掰手腕。
- 广发基金:同样是第一梯队的,实力不容小觑。
- 南方基金:老牌子了,管理规模也是万亿级别的。
- 天弘基金:因为余额宝,这家公司一下子就火了,规模也很大。
- 博时基金:也是一家综合实力很强的公司。
- 招商基金:背靠大树好乘凉,发展也很快。
- 富国基金:在一些特定领域做得挺有特色。
- 工银瑞信基金:银行系的,渠道有优势。
- 建信基金:也是银行系的,规模增长也挺快。
除了这几家,还有像鹏华、汇添富等等,也都是非常不错的公司,有时候他们的排名也会挤进前十。说白了,这个名单会有点小波动,但大体上就是这些头部玩家。
第四步:初步了解,后续再深究
知道了这些“大块头”之后,我心里就有个大概的谱了。下一步,我打算再针对性地去了解一下这些大公司旗下都有哪些代表性的基金产品,看看他们的投资风格、历史业绩啥的。但这都是后话了,至少第一步,把这些行业里的“领头羊”给认清楚,我觉得对我这种新手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这就是我整个摸索“国内前十大公募基金”的过程。主要就是从两眼一抹黑,到听取过来人建议,再到自己动手查资料、做对比,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过程虽然有点繁琐,但搞明白一点是一点,心里也踏实点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