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想跟各位聊聊我最近一直在琢磨的一件事儿——众和股份,这老哥们儿到底能不能重组上市。这事儿,我可是实打实地跟进琢磨了好一阵子,今儿个就把我的“实践”过程给大家捋一捋。
最初的关注点
哥们儿我,平时就爱瞎琢磨这些资本市场的事儿。众和股份(现在叫“众和3”了,代码400072),这家公司在老三板也待了不少年头了。我当初是怎么关注到这事的?也没啥特别的,就是有阵子清理自选股,看着它股价常年趴着不动,就好奇去翻了翻它的底细。一看,嚯,历史包袱不轻,退市下来的,一堆债务问题。
转机的出现
就这么不咸不淡地放自选里偶尔瞅一眼。直到今年5月份,突然咣当一下,出了个公告,说是大股东变了!福建国城绿能投资有限公司成了新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也从许老板变成了国城绿能。这一下,我精神头就来了!这通常是重组的前兆!你想想,谁没事儿接一个烂摊子玩儿,肯定是有后续动作的。
开始深入“实践”——扒信息
从那天起,我就开始把众和这事儿当个重点来研究了。我的“实践”主要就是:
- 天天刷公告:交易所的公告、公司自己发的公告,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特别是那个《关于公司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里面提到“将尽快促进众和股份独立申请重新上市或由其他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换股上市,维护债权人和中小股东的利益”。看到没?“尽快”!“独立申请”或“吸收合并”!这不就是画了个大饼嘛
- 泡股论坛:你还别说,股里头真是藏龙卧虎,各路消息都有。大部分都是瞎猜或者情绪发泄,但偶尔也能看到一些有价值的分析。我主要看大家都在讨论比如有人说“众和的重组是和国城绿能”,这基本是明牌了。还有人贴出重整草案的内容,说里面写着会与其他公司进行重组,申请重新上市。
- 分析可能性:光看消息不行,还得自己动脑子。我就开始琢磨这两种路径的可能性。
我的分析与推演过程
独立申请重新上市。这条路难!你想想,众和股份现在债务问题解决了多少?虽然重整了,但公告里也隐约提到过,有些债务是留到2025年底偿还的。债务不清不楚的,想独立上主板,那审核得多严?我估计时间上就得拖个三四年的,这还不算中间出啥幺蛾子。而且公司自身业务造血能力恢复得怎么样,这也是个大问题。
然后,由其他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换股上市。这条路,我个人觉得靠谱点。你想想,国城绿能既然进来了,它自己旗下有没有上市公司?或者它有没有意愿把众和的壳和某些资产(比如矿产?)装进另一个上市公司里?这样操作起来,速度可能更快,阻力也小一些。我看股里不少人也倾向于这个观点,说我们手上的众和股票都会变成国城矿业的股票,就是换股比例多少的问题。
也有悲观的看法。有人说这个重组实质上是掏空了众和,众和以后几乎不可能重返主板。这种声音我也听到了,也琢磨过。确实,如果只是把优质资产拿走,留个空壳,那中小股东可就惨了。但公告里又写了“维护债权人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这又给了点念想。
目前的“实践”结论与等待
经过我这么一番折腾和瞎琢磨,我现在的感觉是:
第一,重组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国城绿能真金白银进来了,不搞点大动作是不可能的,不然它图啥?
第二,吸收合并的可能性大于独立上市。从效率和现实阻力来看,被国城绿能旗下的公司合并,或者找个其他“金主”来合并,可能是更优选。
第三,时间点不好说。虽然公告说“尽快”,但资本市场的事儿,“尽快”也可能是一年半载,甚至更久。特别是如果涉及到债务清偿问题,那更是急不来。
第四,核心是换股比例或者说对价。如果真是吸收合并,那我们这些持有众和3股票的老伙计们,能换到多少新公司的股票,这才是最关键的。这直接关系到是解套还是继续站岗,甚至是赚钱。
我每天还是会习惯性地刷刷众和3的动态,看看有没有新进展。这就像是种了个种子,天天盼着它发芽、开花、结果。这等待的过程,也是一种“实践”,考验耐心,也考验自己的判断。
行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这都是我个人的一些观察和不成熟的看法,大伙儿有不同意见的,欢迎留言交流。记住,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别听我瞎咧咧就上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