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中科曙光2021目标价?看看当年专家怎么分析!

二八财经

今天来聊聊中科曙光这家公司,特别是它在2021年那会儿的目标价。平时就喜欢瞎琢磨这些东西,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实践记录,分享给大家伙儿瞅瞅。

我的实践开头:关注的起点

记得那是2021年,那时候市场上各种消息满天飞,特别是科技股、信创这些概念,火得不行。中科曙光,这名字一听就感觉和国家发展、高科技这些挂钩,自然就进了我的观察名单。我就寻思着,这家公司到底是个啥情况,未来能值多少钱?

搜集信息:翻箱倒柜找研报

要了解一家公司的目标价,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看那些券商研究报告。我这人也没啥特别的门路,就是土办法,上一些财经资讯平台,或者直接搜关键词“中科曙光 研究报告 目标价”之类的。一搜,好家伙,出来的东西还真不少。

我记得当时翻出来几篇印象比较深的:

  • 有份报告说,中科曙光利润增长韧性强,信创龙头地位稳固,给的目标价是39.22元。当时股价好像才27块多,这么一看,上涨空间还挺诱人,说是有44%多。
  • 然后又看到中金公司的,大概是2月份发的,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给到了40元。那时候收盘价33块多,算下来也有20%左右的空间。
  • 还有一份更早些时候的,好像是说积极参与全国一体化算网建设,这个给的目标价就比较高了,说能到72.93元,预期涨幅36%多。这个数字我当时一看,心里还“咯噔”一下,这么高?
  • 也有一份是2021年8月份的,目标价给的是35.00元,当时的收盘价是29块多,预期上涨18%左右,这个就相对保守一些。
  • 还有说海光IPO在即,信创多重受益,给的目标价是44.00元,预期上涨幅度也有36.9%。

我还看到一些其他的说法,比如有研报提到“高端计算机领军者,迎来AI时代机遇”,虽然没直接找到那份报告里的具体目标价,但整体也是看好的调调。

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

当时看得我有点晕。 你瞅瞅,同样是中科曙光,不同的机构,或者同一个机构在不同时间点,给出来的目标价差别还挺大的。从三十几块到七十几块,这区间可不小。

我就琢磨,这目标价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肯定不是拍脑袋想的,人家分析师都有一套模型和逻辑。比如他们会看公司的盈利预测、行业发展前景、市场竞争格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等等。然后根据这些东西,用各种估值方法,比如市盈率法(PE)、市净率法(PB)、现金流折现法(DCF)啥的,得出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价格。

但问题是,这些预测本身就有很多不确定性。未来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市场情绪一变,或者公司突然出了个什么消息,股价立马就上蹿下跳的。这些目标价,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当前信息的“期望值”或者“参考区间”。

我的实践目标价怎么用?

通过那段时间对中科曙光2021年目标价的关注和研究,我自个儿总结了几点:

  1. 目标价不是“必达价”:不能说机构给多少,股价就一定会涨到多少。它只是分析师基于当前信息和假设给出的一个预估。
  2. 关注逻辑而非数字:看研报的时候,我更倾向于去看他们给出这个目标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看好这家公司的哪些方面,有哪些潜在的风险。数字只是一个结果,过程更重要。
  3. 多家对比,综合判断:多看几家机构的报告,看看他们的观点是不是一致,有没有大的分歧。如果大家都看而且逻辑也说得通,那可能这家公司确实有潜力。
  4. 结合实际,动态调整: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公司的基本面也会变。目标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得根据最新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

那会儿我看完这些目标价,心里大概有了个数,但也没完全把宝押在这些数字上。我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参考信息,结合自己对这家公司业务、行业地位的理解,再去做决策。毕竟投资这事儿,最终还是得自己对自己的钱包负责嘛

这就是我当时研究中科曙光2021年目标价的一点实践过程和体会,说得比较糙,希望能给大家伙儿一点启发。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