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事儿,真是越想越来气!上周陪哥们儿去提车,眼瞅着签单子了,销售冷不丁甩出一句:“金融服务费一万二,扫码还是刷卡?”给我哥们儿整懵了,我也当场傻眼——这啥玩意儿?也没人提前说!
我的土办法调查过程
回家路上我越想越不对劲,立马掏出手机查,结果满屏都是“贷款手续费”“咨询费”“管理费”,看得我眼都花了。第二天我干脆翘了午休,跑了三家4S店装买车,专门逮着销售问这费用的事。
第一回合成这样:
- 第一家销售支支吾吾,光说“银行收的”;
- 第二家更绝,指着墙上一行小字说“合同里写了”;
- 第三家那小妹儿直接掏出计算器:“哥,车价给你多砍五千,这服务费就当没涨嘛”
我呸!这不明摆着拆东墙补西墙?晚上我蹲电脑前扒拉半夜,愣是搞懂了三点门道:
- 这破费压根没标准!隔壁老王去年买车收三千,今天我哥们儿就收一万二,全凭4S店一张嘴;
- 不给开发票的十有八九!我特意让哥们儿把单子拍给我看,好家伙,“综合服务费”五个字手写的,财务章盖得跟鬼画符似的;
- 砍价要从根上砍!销售最怕你揪着车价+利息+服务费算总账,他们那些“免息”“低价”的鬼话立马露馅。
实战操作过程
第三天我直接拽着哥们儿杀回4S店。进门先把手机录音打开揣兜里,找到那个销售经理就问:
- “这服务费包含啥具体项目?列个清单给我。”
- “银行委托书拿出来瞅瞅。”
- “不给开发票我就打12366问问税务局合不合规。”
那经理脸当场绿了,转身进办公室磨叽半小时,哭丧着脸出来:“哥,给您申请个老客户优惠,减六千成不?”
划重点!我们咬死没松口,硬是把这钱从合同里划掉了——他们就是在车价里偷偷补回去了点儿,但总算总支出少掏四千多!
回来路上我哥们儿还嘀咕:“早知道贷款这么坑,不如全款了。”我反手就给他后脑勺一下:“全款他们更狠!直接从车价里多宰你两万信不?”
这事儿都过去一周了,我刚刷朋友圈又看见那4S店销售在发:“限时金融补贴!超低利率!”配图花里胡哨的。气得我反手点开他头像——设置→加入黑名单。这帮人呐,嘴里没一句实在话。
对了,提一嘴为啥我懂这些弯弯绕绕。三年前我表弟买车被骗服务费,我帮他维权。打电话投诉时,我嘴皮子都说干了,对面那客服还在背台词。后来还是我直接冲到他们总部前台,举着合同复印件喊“要不要我帮你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那场面叫一个尴尬。他们财务经理亲自出来赔礼道歉加退款,转头还给我塞了张五百块加油卡。我出门就把卡折了扔他们花坛里——膈应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