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我咋用那个牛叉诊股捣鼓新钢股份的,这玩意儿坑得我够呛!之前傻乎乎跟着它提示买,结果亏得我肉疼,气得我直拍大腿。后来琢磨透了,发现要用好它,根本不能死盯屏幕上的花花绿绿。
第一步:认清它就是个筛子
我一开始可天真了,看诊股弹出个“强烈买入”,跟打了鸡血似的往里冲。结果?新钢那股价死气沉沉,不动弹还动起来是往下溜!气得我把鼠标差点扔出去。后来才想明白,这诊股,就是个最基础的筛选器,它只能告诉你一些基本的数据有没有达标,比如市盈率是不是超低了,股价是不是碰着均线了。指望它预测股价会涨会跌?省省,跟算命半斤八两!我把那些“买入”“增持”信号全当放屁了,只看它筛出来的数据维度是不是符合我的标准。
第二步:动手“洗”信号
这工具信号乱蹦,烦得很。我自己鼓捣了几个土法子过滤:
- 信号叠加才当回事儿:光说“资金流入”不行,至少还要配上个“突破XX日均线”或者“MACD金叉”之类的。单独冒出来的一律当烟花看,嗤一声就没了。
- K线位置必须瞅清楚:信号蹦出来的时候,我死命看K线在哪儿。新钢要是已经连续飞涨好几天,高位突然冒出个“买入”信号?对不起,我当这是喊我快跑的信号弹!反过来,要是跌得鼻青脸肿缩在一个角落里蹦出信号,我才稍微认真点。
这么一搞,那些没用的噪音少了一大半。
第三步:脑子别丢,常识带好
牛叉诊股不会告诉你“螺纹钢价格是不是崩了”“钢厂是不是在亏本卖铁”。这个得自己动手查!我干了几件事:
- 专门去翻行业的动态,看钢铁最近是吃香还是吃瘪。
- 盯牢新钢自己的公告,看看它有没有大动作,是赚是赔,有没有人被抓之类的破事(比如有没有高管违规减持这种幺蛾子)。
- 看看整个大盘脸色,要是大盘都在ICU里躺着,个股想飞?难!诊股工具可不管大环境。
像这回看新钢,我先瞄了眼行业,发现钢铁不是特别吃香,再看看它前几个月的业绩也就那德行,心里立马打个问号。这时候就算诊股工具跳出来夸它,我也得捏着鼻子多想想。
第四步:动手模拟,玩真的前先试试水
我现在学精了。看到信号,又觉得有点意思,也搞清了基本面不算太差,我也不急吼吼真金白银往里砸。我会做个标记,假设“信号出现这天我几块钱买了”,然后默默盯着后面几天的走势,对照着看诊股的那些技术指标(量、均线这些)是不是像它“预言”那样走。试了快一个月,发现好几次信号都挺坑的,反应慢半拍!要是傻傻按信号操作,早被埋了。这个模拟可帮了大忙,让我知道这工具的反应有多迟钝。
捅破那层窗户纸
诊股就是个锤子,你自己才是抡锤子的人。别指望它替你选股、替你操作。它顶多帮你看看“这块板子平不平”“钉子是不是歪了”。至于要不要钉下去?钉哪儿?使多大劲儿?还得靠你自己用眼睛看(基本面),用手摸(行业情况),用脑子想(盘面逻辑)。像我这样用它筛筛新钢的数据,滤掉垃圾信号,自己补上关键信息,再模拟着跟踪几回,这才算是把这个工具用到了点子上。指望按一下按钮就赚钱?醒醒,该搬砖还得搬砖!这工具,顶多让你搬砖的时候少踩几个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