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手机看到重庆医药的新闻,手一痒就点开了炒股软件。好家伙,绿油油一片,这坑我去年就栽过跟头!当时脑子一热,听人说医药股稳当,看都不看就往里冲,结果跌得肉疼,套了小半年才割肉出来。
一、为啥又想碰医药股?
还不是疫情闹的!朋友圈天天刷到囤药消息,药房门口排长龙。我琢磨着,重庆本地药企总该喝口汤?结果打开股票软件,重庆医药、莱美药业这几家,股价跟窜天猴似的上蹿下跳,愣是看不明白门道。
二、踩了坑才学的乖
这回我学精了,先把上次亏钱的单子翻出来看。好家伙,当时买的全是靠蹭热点涨起来的野鸡药企!我寻思着不能瞎蒙,得用笨办法筛一遍:
- 翻政府红头文件:蹲卫健委官网查了半天,发现医保谈判名单才是重点。比如复星医药这种能把药挤进医保的,股价才真硬气,不像某些吹牛公司,风口一过就露馅。
- 扒疫情账本:有些公司靠核酸赚得盆满钵满,但今年政策一掐,立马蔫了。我特地去查季度财报里的感染药销售数据——像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液,去年秋冬销量猛增,股价也实在,比那些玩概念的强。
- 盯紧老药企的裤腰带:疫情前就活得很滋润的药企才是真大佬。比如重庆智飞生物,代理HPV疫苗旱涝保收,管他刮风下雨,业绩稳如老狗。
三、实操差点又翻车
按这三个法子筛出重庆医药,看着挺美:本地龙头、有医保药、没核酸业务拖后腿。刚想买,手贱点开股——一堆人骂它搞基建欠了一屁股债!吓得我赶紧翻年报,好家伙,应收账款堆成山,钱都在医院那儿压着收不回来。得,直接拉黑名单!
换了家现金流扎实、感冒药卖得动的本地股试水。虽然没赶上暴涨,但涨得慢总比亏钱强。现在回头看,当初要是学会这三招,去年也不至于给主力送钱!下次再聊我怎么用这法子提前埋伏疫苗股的,都是血泪换的干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