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琢磨智慧城市能干啥的时候,正好手头有个小项目要对接天夏的东西,干脆就扒拉扒拉它到底能用在哪些犄角旮旯。咱也不是啥专家,就凭着实际捣鼓的经历来说说看。
我咋开始弄这玩意儿的?
是给我们小区那物业搞个小优化。他们头疼得很,管理费收不齐,公共区域还老有业主投诉,东西坏了报修流程也乱。物业经理天天唉声叹气,我就琢磨着有没有啥现成的技术能帮一把。在供应商那堆资料里翻,一眼瞅见了“智慧社区”的方案,里头有天夏的东西,说能管缴费、管报修、管监控啥的,这不就是瞌睡碰到了枕头?
动手装那会儿可没少折腾。就那个数据收集的盒子,说明书印得贼小,接口插口得拿放大镜一个个对着看,生怕接错了烧掉。调试软件更是,点了保存之后那个进度条就跟乌龟爬似的,坐那儿一杯茶都快喝完了还没急得我直想拍桌子。好不容易连上了,发现设备显示在线,可数据死活传不过来!气得我又对着说明书和后台设置左看右看,才反应过来是小区宽带太拉胯,自己扛了个便携WiFi过来才搞定。这第一步,就深刻体会到了搞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跑起来以后看到的门道
真把系统跑通了,慢慢就发现天夏这智慧方案还真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我按照实际接触到的,捋了捋大概这么几个地方挺常见:
- 看大门守家院(智慧安防):我们那小区试点,门口那个摄像头比以前灵多了,不光拍得清,还能认车牌号,陌生车自动就报警提示保安了。楼底下那个单元门禁也换了人脸识别,省得老头老太太总忘带卡。
- 管电管水管闲事(智慧能源与管理):我们这破办公楼总跳闸,后来加装了天夏的用电监测小盒子,能实时看出哪层楼用电异常。路灯也有装的,根据天黑天亮自动开关,半夜人少的地方还能调暗点省电。
- 医院排队不蒙圈(智慧医疗):陪家里人去医院见过,大厅里摆了自助挂号缴费的机子,据说就是他们弄的,能刷医保卡,省得排长队,挂号单子上清清楚楚写着第几诊室大概几点能看,心里有底。
- 路上开车少窝火(智慧交通):上回跟车去一个开发区,发现主干道上红绿灯特别“聪明”,不是死板地按时间变灯。早晚高峰车流大的方向明显绿灯时间长,后台肯定在实时调优。而且路边的电子屏还提醒哪里有事故、哪里堵车,提前绕开。
弄完之后的碎碎念
这一套弄下来,累是真累,装设备、调系统、处理各种莫名其妙的bug,头发都挠掉好几根。但搞定了回头看看,最大的感受就是:智慧技术不是飘在天上的概念,它就踩在地上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无论是让家门口安全点,少交点冤枉电费,还是少在医院白耗时间、少在堵在路上憋气,都是老百姓能摸得着的便利。
当然也不是万能药,比如那套系统对网络依赖太大,信号不好就傻眼;后台界面操作有时候也挺复杂,年纪大点的物业人员学起来费劲。但这种技术铺开了,对咱们日常生活的方便劲儿还是挺明显的。行了,今儿个的实践分享啰嗦完了,该喝水吃饭去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