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朋友圈看到个哥们在晒收益,炒股赚了好几万,心里就痒痒了。寻思着别人能赚,我为啥不能?正好手头攒了点闲钱,一冲动就开了户开始学买股票。
一、先上车再补票,上来就被现实锤
当时啥也不懂,就跟朋友打听哪个票朋友说半导体最近挺热,我就真信了,闭着眼睛直接买了当时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两只股。结果刚买完第二天就开始阴跌,看着账户数字一天天缩水,真有点蒙圈。那感觉就跟踩进了水泥坑,越挣扎陷越深。
二、沉下心学基础,比想象中费劲
被套了半个多月,实在扛不住割肉出来,这才意识到不能光靠耳朵炒股。我开始正经看书、刷论坛、看视频。前三天完全是懵的,什么量价关系、K线组合、财务报表,一堆名词砸过来头昏脑涨。特别是那些专业术语,什么PE、PB、ROE,光搞懂意思就耗了一整天。
硬着头皮啃了一礼拜,稍微摸着点门道:
- K线图没那么玄乎:红柱子涨,绿柱子跌,上影线长说明抛压重,下影线长说明有人抄底,多看几天K线才能感觉出大概位置。
- 看新闻得带脑子:有些利好突然出来,股价早涨完了,冲进去就是接盘侠;反而没啥人提的低价股,冷不丁就拉个涨停。
- 选股先看行业:追热点不如找个长期有饭吃的行业,像食品饮料、能源这些,虽然涨得慢,但跌起来也温柔点。
三、拿小钱练手,才有点开窍
搞懂点皮毛后,不敢再玩大的。从账户里划出几千块当学费,挑了个股价便宜、位置也不高的银行股开始实盘。这回心态稳多了,赚几十块也高兴,亏点也不慌,重点是把学到的法子用出来试试。
比如看到股价在某个价位来回磨蹭了很久,突然放量大涨,我就试着追进去,还真赚了顿饭钱;看到K线连续拉出长上影线,感觉不对劲提前跑路,果然躲过一波大跌。这些小操作慢慢攒了点经验,也懂了个道理:赚多少靠本事,亏多少靠纪律。
四、入门要多久?我的血泪账本
搞明白最最基础的操作规则,一周就能搞定:怎么开户、怎么挂单买卖、怎么看实时价格。但想做到少亏钱甚至偶尔赚钱,至少得实打实折腾两个月。
关键得三步走:
- 前两周狂补课: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每天就学1-2个知识点,弄懂了再继续。
- 第三周玩模拟:拿虚拟盘把手感练熟了,买卖点卡利索了再上真金白银。
- 后四周小额实战:心态这玩意儿光看书练不出来,只有真钱亏了肉会疼,赚了会抖,抖多了就淡定了。
就这么混了三四个月,才觉得稍微摸到点门道。但就在准备放大资金时,出了件特荒诞的事——我上家公司突然宣布解散,原先计划用来长期投资的储备金直接变成了“失业救济款”。
本想着靠股票翻身,结果只能捏着鼻子把这笔钱放活期里,天天算着下月房租水电费怎么凑。真应了那句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只能等找到新工作,再把这套刚上手的本领捡回来继续肝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