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唠唠那个折磨我半年的玩意儿——博时三产基金。事情得从我那点私房钱说起,去年底手头攒了几万块,想着放银行里看着都心塞,寻思着搞点增值。
一、看见“三产”俩字我就上头了
那会儿正好刷手机,看见博时这个“三产”基金名字就觉得特亲切。啥叫三产?服务业嘛吃喝玩乐、旅游购物,这不就是咱老百姓天天围着转的么?我心说这玩意肯定靠谱,跟生活贴得近,脑子一热,点开证券APP就直接梭哈买了三万块进去。
二、净值那过山车,玩得我心惊肉跳
买完头两天还挺美滋滋的,瞅着净值涨了一丢丢。结果好景不长,不到一个星期它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那天晚上吃完饭,顺手点开账户一看,好家伙!单日跌了接近3%!眼瞅着红彤彤的数字变成绿油油,我那心,就跟被冰水泼了一样透心凉。真不是说假的,手都抖了。
这还没完,接下去的一个月简直是把心脏按地上摩擦:
- 今天涨1%,刚松口气,明天可能就跌2%;
- 好不容易连着红了两天,以为要稳了,后面三天能给你连绿!
- 最狠那次,一个星期里头跌了快5%,我那段时间烟都多抽了好几包,老婆骂我书房一股子烟味还纳闷。
三、被毒打后才知道去“搞懂”
天天盯着那上下乱窜的数字,觉都睡不好了,我开始琢磨:这波动也忒大了点?到底啥原因?总不能全靠猜?咱得搞明白不是?
我就开始蹲电脑前查资料,主要就干了三件事:
- 搞清楚这基金到底买的啥:点开基金详情,拉到“持仓”那一栏。好家伙,里面一堆酒店股票、旅行社、连锁餐饮,还有些零售百货啥的。瞬间就懂了,这些行业确实受外界影响大得很!来个风吹草动(比如旅游区来个啥新闻),这些公司股价马上变脸,基金净值能不跟着坐过山车吗?
- 翻看过去的“黑历史”:专门看了这基金过去一年的“成绩单”。发现它在去年市场很差的时候,赔得比别的基金都狠(虽然涨起来也猛)。这就像看一个人的脾气,过去都这么爆,以后大概率还是爆。
- 比对自己能忍的“疼”:回头再想想自己那点小心脏。这基金涨跌起来像跑火车,我这小身板能不能扛得住?那段时间的失眠、抽烟,就是我的膝盖在跟我说:受不了哥们儿!
四、想明白了,下手就不慌了
折腾一通总算是明白了:
- 波动的根子就在它买的那些东西身上,行业特点决定了,想它完全安稳是不可能的。
- 高风险意味着它跳起来猛,但也意味着踩下去也狠。想吃肉,就要有被揍的觉悟。
想通这点之后,再看那上蹿下跳的净值,反而没那么慌了。怎么操作我也心里有数了:
- 跌多了、跌狠了(比如之前那种连续大跌),行业本身没垮掉的话,我就当是“打折”了,手头有闲钱就考虑捡点便宜。
- 要是涨疯了,尤其是一下子涨得特别猛那种,就别再傻乎乎往里冲了,套牢的教训还热乎着!
- 我这三万块就当是学费了,坚决不再往里追加!赌狗心态不能有!
五、折腾半年,总算没白交学费
现在这钱还套在里面没出来(心疼),但心态确实不一样了。最大的收获就是:千万别看着名字好听就上头。 基金不是名字叫“稳健”它就真稳,叫“三产”感觉亲民它也可能折腾死你。买之前,先扒开它“肚子”看看吃的再看它“身体底子”(历史波动)扛不扛造!对着镜子问问自己:这波动来了,你晚上能睡得着不? 这些都搞明白了再决定,总比像我这样先挨一顿毒打再学习强。
最搞笑的是昨天,博时客服居然还打电话问我满意不满意?我差点没憋住。满意满意这波动练我心脏吗?想骂回去的,想想算了,学费都交了,就当花钱买教训。老婆问我:“还买基金不?” 我指天发誓:再瞎买我就是狗!(但心里的小九九是:下次买……一定要先看懂了再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