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一大早刷手机的时候,看到工银互联网加股票那个实时估值在app上跳来跳去,跟闹着玩似的。我就纳闷了:这玩意儿准不准?网上有人说它像过山车,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害得人炒股亏得底朝天。作为一个喜欢自己动手试的博主,我决定亲自去查查。
我的实践起因
开始就是因为好奇加怀疑。上周,我有个朋友在这只股票上栽跟头,他说实时估值显示买进就赚,结果卖的时候发现差了一大截。这下可我天天看论坛,发现好多人都在抱怨这事儿。我就想:我得自己跑一遍流程,看看到底是软件出错还是人眼花了。
开始动手测试
我先用手机打开那个工行理财app,盯着工银互联网加股票的实时估值得死死不放。数据,每分每秒都在变,跟闹鬼一样。然后,我换成电脑浏览器试试另一个网站——,忘了名字,反正不是正规的,就一免费工具。两边数据对不上号,app上显示10块,电脑上才9块半。我气笑了:这怎么行?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乱蹦。我猜是不是网络问题,就换WIFI试试,没啥用。
我去翻官方公告,找了个旧的PDF文档,里面说估值是系统算出来的,靠后台数据流。但那玩意儿复杂得很,我看了两眼就晕乎。索性直接打电话给客服问问。电话那头小姑娘态度挺可回答得滴水不漏,说什么"参考为主"、"别太当真"。这不废话吗?我心想光依赖app肯定不行,得自己学点土法子。
折腾中找可靠方法
查完一圈后,我慢慢明白了:实时估值就是个信号灯,不能全信。我开始学着多角度比较。简单点说,分三步走:
- 第一,多看几个平台。像 app、网站、短信提醒这些数据都扫一眼,找找规律。如果大家差不多,那可能靠谱点;差太多就拉倒。
- 第二,结合历史数据比一比。我把过去一周的估值记录打出来,贴墙上用红笔圈圈画画。涨跌幅度大的地方,基本都对不上实时那鬼玩意儿。
- 第三,别急着买卖,等等再说。比如估值一跳高,我就等半小时再看看,别脑子一热就冲进去。
这些方法土是土,但简单不费劲。我试了几天,还真少被坑几回。上周五,估值显示大跳水,我一忍再忍,结果第二天回弹了,不然又得亏冤枉钱。
最终感受和分享
忙活一礼拜,我算是搞定了这小目标:实时估值靠不住,关键靠多看多等。它就是个辅助,不能当圣经用。现在我跟朋友聊股票,都提醒他们别全信app那些花里胡哨的数字。自己动手记录比什么都强,至少睡得安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