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太保这只票,我当初是琢磨了挺久的,也不是脑袋一热就冲进去的。主要是那阵子手里有点闲钱,寻思着找点能放长线的玩意儿,不能老是追涨杀跌,心脏受不了。保险股嘛听着就感觉盘子大,应该稳当点,中国太保又是里面响当当的一个。
我第一步是先瞅瞅基本情况。 就是看看这家公司是干啥的,规模怎么样,在国内排老几。不看不知道,一看确实是大块头,业务遍布全国,感觉挺扎实的。这就给我留了个初步印象,觉得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公司,抗风险能力应该强点。
接着我就去看它的股价走势和当时的市场反应。 好家伙,那段时间正好赶上保险板块整体都不太行,跌得哗的,好像太保还一度领着跌。这下我就有点嘀咕了,是不是有啥我不知道的问题?还是整个行业都不景气?心里就打了第一个问号。
然后我就开始翻看各种消息,想搞明白为啥跌,以及大家都是怎么看的。看到有说这、说那的,各种因素搅和在一起。但中间我注意到一个事儿,就是政策面上好像有点动静。 说是上面鼓励长期资金进场,特别是保险资金自己,要搞什么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考核周期也要拉长。这消息让我眼前稍微亮了一下。
我就琢磨这事儿。 如果政策是鼓励保险公司自己做长期投资,那说明国家层面还是希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保险资金就是重要的“耐心资本”。而且太保自己就是保险公司,它手里的钱拿去做长期投资,一方面符合政策导向,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意味着它自己对股市长期发展有信心?加上它自己就是做保险的,风险控制应该是老本行,手里现金流应该也比较稳定,分红啥的估计也少不了。
我也看到那时候不少分析人士或者基金经理啥的,看法挺分裂的,有的说有机会,有的说还得等等看。这种分歧反而让我觉得,可能机会和风险并存。
我的实践操作过程
基于这些想法,我没敢一下子全仓杀入,毕竟那会儿市场情绪确实不咋地,波动看着也挺吓人的。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 先小部分试试水: 我先是拿了计划投入资金的一小部分,在一个相对低点买了一点底仓。就是想先感受一下这票的“脾气”。
- 分批慢慢加: 之后,结合大盘和它自己的走势,如果跌到我觉得合适的位置,就再补一点。不定投,就是凭感觉,跌多了就加点,涨多了就看着不动。目的不是要做波段,就是想把持有成本慢慢摊下来。
- 设定长期持有预期: 买入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笔钱是打算放长线的,至少三年五年,甚至更久。中间的涨涨跌跌就尽量不去太在意了,不然容易被甩下车。就当是银行存钱,不过这个“利息”可能会高点,也可能亏本,得有这个心理准备。
- 关注基本面和分红: 我会定期看看公司的财报(虽然看得不深,就看个大概利润、业务增长啥的),更重要的是关注它的分红政策。对于长期投资来说,能持续拿到分红还是挺重要的,有点像收租金的感觉。
放到现在来看?
这票确实也是晃晃悠悠的,有时候涨得不错,有时候也跟着大盘一起调整。没让我发大财,但也没亏多少,拿着还算安心。北向资金好像也一直在进进出出,说明关注度还是有的。
要问我中国太保股票能不能长期投资?我的实践感受是,如果你是想炒短线赚快钱,那这票大概率不适合你,磨叽得很。但如果你是像我一样,有点耐心,愿意放个几年,把它当成资产配置里比较稳健的一部分,承受一定的波动,那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 它毕竟是个大公司,基本面在那儿摆着,加上政策面的一些长期利好预期,未来还是有想象空间的。这只是我个人的实践记录和一点粗浅看法,股市这东西风险大得很,最终怎么做还得你自己拿主意,琢磨清楚了再动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