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一个事儿,就是那个叫FOF基金的玩意儿。经常听人提起,或者在一些理财APP上看到,但一直没太搞懂到底是名字听着就挺绕的,“基金中的基金”,这是套娃还是咋地?我就寻思,咱得实践一下,弄明白它到底是个
我就开始了我的“搞懂FOF”小实践。第一步嘛就是最笨的办法,上网搜呗。打开电脑,敲上“fof基金是什么意思”。哗一下出来好多解释。
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点懵。
一堆名词蹦出来,什么“资产配置”、“投资标的”、“风险分散”、“专业管理”... 看得我脑壳疼。感觉这些解释都太“书面语”了,不够接地气。就好像告诉你一辆车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组成的,但没告诉你这车开起来是啥感觉,有啥用。
我就想,不行,我得换个方式理解。不能光看定义,得想想它实际是干嘛的。
我琢磨出来的简单理解
后来我扒拉了好多资料,又结合自己买过普通基金的经验,慢慢捋出点头绪了。我发现,理解FOF的关键,就在于抓住它“不直接买股票债券”这一点。
你想,咱们平时买的普通基金,比如股票基金,就是基金经理拿着咱们的钱,去股市里挑一堆股票来买,对?债券基金就是去买一堆债券。
那FOF基金?它不去直接买这些东西。
它是拿着咱们的钱,去市场上挑各种其他的基金来买。就好像,咱们自己去超市买菜,是直接挑萝卜白菜。而FOF,它不去菜市场,它是去买别人已经搭配好的“净菜组合包”,或者说是去买好几家不同餐厅做好的菜,凑成一桌。
它的投资对象,就是“基金”。买的是一篮子基金。这就是为啥叫“基金中的基金”。
实践中感受到的几个特点
搞明白了基本意思,我就琢磨,这么做有啥好处?或者说,它适合啥样的人?我根据自己扒拉信息和思考的过程,总结了几个点:
- 省事儿:市场上基金那么多,几千上万只,挑哪个头都大了。FOF就相当于有个“基金买手”帮你去挑,帮你搭配一篮子基金。对咱们这种不想花太多时间研究基金的人来说,确实省了不少心。
- 分散风险:咱们常说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普通基金本身已经投了一堆股票或债券,算分散了一次风险。FOF,它又投了一堆不同的基金,等于在分散的基础上又分散了一次。理论上说,风险就更低一些了。收益可能也就没那么猛了,毕竟稳当了嘛
- 专业管理:管理FOF的基金经理,他们不光要懂股票、债券,还得懂怎么挑基金,怎么评价别的基金经理。感觉对专业能力要求更高。等于说是让专业的人帮你做“选基”这个专业活儿。
凡事有利有弊。FOF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它要收两层管理费(一层是FOF本身的管理费,另一层是它投的那些基金的管理费),成本可能会高一点点。还有就是,它的表现好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个帮你挑基金的基金经理水平高不高。
这就是我这回实践琢磨FOF基金的整个过程记录。从一开始的懵圈,到上网扒拉资料,再到自己琢磨类比,总算是弄明白了它大概是个啥意思,有啥特点。感觉就是,它提供了一种更省心、风险更分散的投资基金的方式,适合那些想投资但又没太多时间精力去自己精挑细选一堆基金的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