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跟大家唠唠嗑,说说我最近折腾的一个事儿。就是那个圈子里传得挺神的,号称“300万买的指标源码”。咱也不是啥大咖,就是个爱瞎琢磨的普通人,听着这名头,心里直痒痒,总想着弄来看看,到底是个啥宝贝疙瘩。
寻摸源码
这玩意儿咋到我手里的?不是真花了300万,那咱也没那实力。就是在一些交流群里,或者一些小论坛上看到的。传来传去的,有人打包分享,说是啥“绝密资料”、“内部流出”。你懂的,这种东西,水分都大得很。标题党嘛越是吹得玄乎,越是勾人。反正我没花钱,就是顺手下载下来了。
准备开工
拿到源码,就是一堆代码文本。看着像是给通达信软件用的,后缀名啥的都对得上。我就打开我的炒股软件,通达信我一直用着,还算顺手。
- 第一步,找到公式管理器。这玩意儿藏得不深,一般在“功能”或者“工具”菜单里头。
- 第二步,新建一个公式。类型得选对,主图、副图还是选股,得看源码是干啥的。我这个看样子是主图和副图都有点东西。就先搞个主图的试试水。
- 第三步,复制代码。把那个文本文件里的代码,Ctrl+C,然后Ctrl+V,直接粘到公式编辑框里。
- 第四步,测试公式。通达信自带这个功能,点一下,看看有没有语法错误。还真一次性通过了,看来这源码写得还算规范。
前后也就捣鼓了十几分钟,不算麻烦。
上图看看效果
公式导入成功,我就赶紧加载到K线图上看看。嚯,图上立马多了几条花花绿绿的线。有黄色的线,绿色的线,还有白色的,跟网上那些截图差不多。看着好像是那么回事儿。
仔细瞅瞅:
- 源码里好像用了些常见的计算方法,比如啥EMA均线,就是把几天的收盘价平均一下那种。我看到源码里写着类似
EMA(C,3)
、EMA(C,5)
这样的,估计就是短期和稍长一点的均线组合。 - 还有一些标记,比如“多”、“空”的提示,用不同颜色标出来。看着挺直观,黄的可能代表多头,绿的代表空头?还有些地方会标出“买入”、“卖出”的信号,有时候是小箭头,有时候是文字。
- 它还引入了一些参数,比如源码里有 M 和 N 这样的变量,后面跟着数字,像是
M: 3 100 60
,估计是让使用者自己调整的,用来适应不同股票或者周期。我就先用它默认的参数跑跑看。
加载到日线图上,随便翻了几个股票,感觉信号出得还挺频繁。涨的时候有买入提示,跌的时候有卖出提示。乍一看,好像挺“智能”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光看着好看没用,得拉到历史数据里跑跑才知道真假。我就选了几只我熟悉的股票,从过去几年的数据开始,对着这个指标的信号,模拟操作一下。
结果?
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这玩意儿:
- 信号滞后:很多时候,那个“买入”信号出来,股价已经窜上去一截了;“卖出”信号提示,往往也跌了不少了。跟着它操作,容易追涨杀跌。
- 信号漂移:更坑的是,有时候明明这个K线出了信号,等后面几天走势变了,前面的信号居然会消失或者改变位置!这就是典型的“未来函数”或者说信号漂移。这种指标,盘中看着是准的,盘后一看,全是马后炮。
- 震荡市失效:在趋势明显的时候,看着还行。但一到横盘震荡,那信号就多了去了,一会儿买一会儿卖,来回打脸,手续费都亏死你。
- 参数敏感:我试着调了调那个 M 和 N 的参数,发现一对参数在这个股票上好用,换个股票或者换个周期,立马就抓瞎。想要找到一个“万能”的参数组合?难!
基本上,跟我之前测试过的很多网上流传的“神奇”指标,一个德行。换汤不换药,就是把一些基础的均线、波动率之类的东西,重新包装了一下,起了个唬人的名字。
一点想法
折腾了大半天,把这“300万”的指标给删了。有点小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
这事儿也让我更明白一个道理:市场上真没啥捷径,更没什么神器。
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指标,动不动就号称百万、千万价值,多半是噱头。真正稳定赚钱的交易系统,核心绝对不是一两个指标,而是策略、风控、执行力这一整套东西。指标只是个辅助工具,帮你观察市场,但不能代替你思考和决策。
与其花时间去寻摸这些虚头巴脑的“屠龙刀”,不如老老实实研究研究基础,搞明白价格、成交量这些最根本的东西,形成自己的交易逻辑。可能慢一点,但稳当。
就当是花了点时间,看了个热闹。实践记录完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新手朋友们避点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