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抽屉找U盘,突然看见2016年打印的炒股笔记,纸都发黄了。想起来当年在证券公司当客户经理那会儿,天天被客户追着问大盘还能不能涨。干脆打开电脑捣鼓捣鼓,把上证指数这二十多年的数据拉出来遛遛。
第一步:搞数据
急吼吼点开炒股软件,想直接导数据。结果发现免费版只能看最近几年,要完整数据得掏银子。抠门劲儿上来了,转头上网搜“上证指数 历史数据”,还真扒拉到几个能用的免费数据源,就是格式乱七八糟的,有的日期是2023/1/1,有的又是2023-01-01,看得人眼晕。
折腾半天,把1997年到2024年3月的数据全塞进Excel里,光开盘价收盘价这种基础数据就几十列。手滑还漏了2003年7月那几天的,又倒回去重新扒拉。折腾完一抬眼,好家伙,天都黑了。
第二步:画图画图!
数据整整齐齐躺表格里了,下一步就得让它说话。点开Excel的图表功能,咔咔选了个最基础的“折线图”。选日期和收盘价两列,一点确认,屏幕上噌地冒出来一条跟心电图抽风似的线。
这哪看得清规律!想起以前在营业部偷看分析师画的图,又试着加了个“均线”。算了个五年平均收盘价叠上去,这下顺眼多了。鼠标移到那几根特别陡的“悬崖峭壁”位置:2007年底、2015年中、2018年初…好家伙,每次摔得狠的后面几年都蔫了唧的。
第三步:数日子算涨跌
光看图不过瘾,得算点实在的。在表格加了两列:“当年涨跌”、“当年涨跌天数”。
- 用公式把今年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减去年一个,算出整年涨了多少点
- 再套个函数,数数这一年里收盘价比前一天高的天数有多少天
拉完公式往下拖,表格自己呼呼跑出几十年的结果。看到数字跳出来才发觉:原来跌得最惨的年份,照样有不少天是涨的! 像2018年指数跌了快三分之一,但仔细数下来全年居然有136天在涨,只不过涨一天可能后头跟着跌三天。
揪出三条规律
瘫在椅子上对着屏幕琢磨半天,发现三点最明显的:
- 牛短熊长是常态: 像2007、2015那种疯涨,撑死了也就一年多,但2008之后磨了四五年,2015崩完到现在快十年也没回去。
- 横盘最容易亏钱: 指数在3000点附近反复磨蹭的时候,折腾进去的散户最惨,手续费都快赶上本金了。
- 暴涨必砸坑: 但凡指数像窜天猴一样直线冲上去(特别是一个月猛涨超20%),后头百分百会崩下来,摔得比之前起点还低都不稀奇。
正想把图截屏保存,手机突然震了,闺女打电话催我去幼儿园接人。合上电脑才想起来,说好的“3分钟看懂”,光搞数据就花了仨钟头!纸上谈兵果然容易,真金白银往里砸的时候,谁还记得住什么规律?当年自己不也追高冲进去过么…啧,接娃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