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新兴成长基金昨天的净值,日本股市为何涨到停不下来?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除了中国股市,其他股市都创新高了!
包括印度股市,而且有些平台还不给看印度股市走势,为什么?不看🙈就没有落差感了。
日本股市那真的是经济晴雨表。
数据说话: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22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4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1%。这是日本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第二年实现经济增长。
2023年5月17日,日本内阁府当天公布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2023年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按年率计算增幅为1.6%。
所以日本经济带动股市上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为什么中国股市表现全球倒数第一呢?
中国疫情控制最好,发展数据最靓眼,为什么经济有如此表现股市却熄火?
中国股市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吗?
我们总结一下原因:
第一,只进不出的股市!
这个当地财政收入和居民就业有很大关系。因为让上市公司倒了,去哪里找这么一家上市公司吸收这么多居民就业?只能牺牲上市公司股民的利益来换取了。反正,股民会自动认赌服输的!
中国连续获得上市融资额和上市公司数量世界第一的“桂冠”,数量接近600家每年,而退市数量倒数第一。看看美国,一年退市数量高达400+以上。很多股民就问了,退市不就是渣都不剩了?所以美国股市只提倡投资好公司,不是投机倒把垃圾股!
第二,不公平。
知道北上资金的规则和大陆投资规则的区别吗?北上资金实行T+0,大陆实行T+1。一天内我可以诱多再杀多,大陆资金做多直接被闷杀,连逃的机会都没有。
第三,纵容数据造假。
我国股市新规则,从数据连续造假三年变更为连续造假两年,才能触发退市。美国面对“瑞幸咖啡”是如何处理的?我们面对“康美药业”是如何处理的?这就可以看出来了。
第四,投资者保护太差。
都知道赵薇两公婆操纵股价赚了几千万被定格处罚60万的新闻吗?真的没眼看。
到最后我只想说,中国股市和中国足球可以并列第一的存在。这些现象也只是中国社会的一小部分缩影罢了,很多奇葩现象以后会经常看得到。出问题的不是某个部件,而是更加深层次的地方。
如果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欢迎关注留言!
一起口诛笔伐不公社会现象,还大众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谢谢!
博时新兴成长基金为什么不分红?
一般来说,基金分红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1.基金当期收益先弥补上期亏损后,方可进行当期收益分配;有的基金还在招募说明书中对基金收益的分派事先作了约定,如一年中最少、最多的分派次数,或当可分配收益达到一定标准就进行分红等。
2.基金收益分配后每份基金份额的净值不能低于面值; 3.如果基金当期出现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因此,投资者实际上拿到的也是自己账面上的资产,这也就是分红当天(除权日)基金单位净值下跌的原因。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分红还要根据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而定,如果基金经理认为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有长期增值的空间,也可以不分红。具体的分红条款可查阅基金合同或招募说明书。直接买入一只股票长期持有?
在股票投资中,有两个极端,一是买入优质个股长期持有,直到永远,二是将股票单纯的看成投机筹码,从价格波动中投机交易获利,唯快不破。这就相应的诞生了两种不同的投资理念,即价值投资和交易投机。那对于新手而言,究竟是直接买入一只股票长期持有好?还是频繁交易投机好呢?
溯源观点:新手买入一只股票长期持有是最优决策。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为什么是最优选择。
1、买一支股票长期持有为什么可行?
2、长期持有的关键:持有什么样的标的股票?
3、长期的界定。
4、实施这一策略的注意事项。
买一支股票长期持有为什么可行?买入一支股票长期持有,对新手而言是最为靠谱的投资策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1、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财富的积累、社会的变迁总是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换言之,人类只会越来越好,生产力水平只会越来越高,即使投资者处于完全被动跟随状态,随着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其资产回报也会水涨船高、越来越多。
同时还有最重要的人类第八大奇迹—复利的乘数效应。
简单成一句话:只要时间相对较长,资产收益率曲线始终是向二维平面图的右上方倾斜。
2、从道琼斯指数收益来看
观察美国过去200余年大类资产的实际回报率,股票的总回报率要明显优于其他资产。以复利计算的年实际回报率为6.83%,这意味着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货币购买力平价每10年翻一番,其中,股票分红贡献了近一半的比例。而且其长期稳定性也优于其他资产。
而且这期间包括了1929年代的大萧条,二战,1987年股灾,911事件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这些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看起来就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当然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等待这么长的时间,如果我们把时间跨度再精细化,股票回报短期波动十分明显,不过也具备均值回归的现象。
3、再看看咱们沪深股市
以上证指数(F3)为例,1990年12月31日开盘96.05,截止昨天(2020年5月18)收盘2875.42点,近30年时间年化涨幅约12%,这一收益远远跑赢其它所有大类资产,即使是过去20年的房地产回报也没有投资上证指数组合收益高。
小结:长期看,权益类的股票投资,其回报率绝对位居第一,没有其它任何大类资产能与之媲美。显然,直接买入一只股票长期持有这一策略是完全可行的。
长期持有的关键:持有什么样的标的股票?前面我们从数据和事实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策略的可行,下面就需要寻找适合这一策略的标的股票。
1、A股市场30年发展历史表明,的确有很多个股几十年不涨,甚至退市。
比如:这两天处于退市整理的华锐风电,上市之初的创下88.80元的历史最高价之后,随后就一直长期处于单边下跌,投资者如果长期持有这样的股票,显然血本无亏。
这要求投资者在选择长期持有品种上,必须谨慎谨慎在谨慎。
2、长期持有的标的股票选择
显然长期持有的关键是选择值得长期持有的标的股票,这方面,股神巴菲特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事实证明可行的标准,归纳起来如下:
(1)投资于处于蓬勃向上发展的经济,例如70年代到2000年代的日本,当下的中国和越南等经济体。
(2)选择不收经济周期影响,或者受影响较小的行业。比如医药、大消费板块。
(3)在内在价值显著低于股票价格时买入,通常是和危机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当下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衰退,有护城河、品牌,管理层优秀的核心资产就是买入对象。
(4)ROE长期,显著高于行业均值,属于行业龙头。
(5)分红率不低于三年期国债收益。
比如:长春高新。
长期的界定长期看,资产收益率向上,同时寻找到了值得长期持有的标的股票,投资者紧接着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此处的长期究竟是多长。
超常周期看,这显然不是一个问题,但投资者不可能无限到永远的持有,如果无限持有,那投资的意义就不存在,完全是为了投资而投资,或者完全是为了证明这一策略的有效,而不会对投资者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和好处。
1、巴菲特说: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么你也不要持有它十分钟。从这个角度上看,我认为,此处的长期至少应该是10年以上。
2、就沪深市场实际走势来看
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
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
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
2014年7月18—2015年6月13日
2000年之前,市场处于最初的10年时间,不断出现具有投资操作价值的上涨,但是2000之后,我国经济融入WTO,牛市的频率较少,即使如此在过去的30年间合计产生了7次牛市。
换言之:这里的长期在溯源看来,结合我国股市的自身特征,其最短持有也应该在5年及上。
实施这一策略的注意事项到现在为止,我们基本上阐述清楚了买一支股票长期持有,这一策略的基本原理和关键点,但是投资股票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还需要在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坚定自己的这一价值投资理念,将其作为自己的信仰,不要今天价投,明天又想赚快钱,转而进行交易投机。
2、用于投资的本金,一定是可预见的三五年之内不使用的资金,换言之即闲钱。
3、千万不要给自己加杠杆,因为在漫长的价值投资旅途中,市场通常会出现超预期的回撤,这很可能导致账户破产。
4、标的股票是选择一定要谨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分析。对于新手,我的建议是你购买耳熟能详的公司,最不济的做法购买六大国有行。
5、多看书,少看盘,远离市场,该干啥干啥。多学习投资理财和经济学、投资学常识,不断升华自己的思考维度和格局。
总之:新手买一支股票长期持有这个方法是可行的,最终是否盈利取决于投资者标的物的选择、周期的定义以及具体执行这一策略的决心和信心。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基金现在可以加仓吗?
今年基金布局的最佳机会无疑是3月份市场大跌的时候,当时受疫情影响,外围股市一片惨淡,美股甚至多次熔断,A股也表现很差,指数从3000点上方一度跌到2600点,当时是最佳的布局机会,我个人也在那时加仓很多,最终等来了6-7月份的大幅拉升,现在指数突破3400点,大部分基金也水涨船高,很多人眼红想要加仓分一杯羹,但是苦于指数位置较高,基金也没有合适的加仓机会,一直处在这种纠结的状态中,我想说现在指数虽然处于高位,但是局部的机会很多,像科技,医疗等深度调整的板块均可布局,有句话说的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真正的参与,你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趋势,找到合适的加仓机会,我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对当前市场的分析给大家分享一下目前市场的加仓机会及加仓策略。
1.当前市场适合加仓的基金:
指数现在已经处在高位,随时会有调整的风险,像白酒消费,新能源车这类基金一直在突破拉升冲击新高,而像半导体芯片以及医疗板块经历了一波调整,相对位置较低,现在加仓布局所面临的风险比高位基金的加仓风险低,而且把时间周期拉长,这两个板块肯定也会迎来大涨的机会,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当前已经处在高位的基金,比如白酒消费,新能源这类板块不要急着加仓,而半导体芯片和医疗板块可以逢低布局,加仓之后不要急着短期就会有很好的收益,这些深度调整的板块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拉升动能,我们可以乘着震荡的机会分批积累筹码,这样既能降低市场短期波动所带来的亏损,也能提高仓位把握后市的大涨机会。
2. 当前市场的基金加仓策略:
虽然说一些相对低位的基金有加仓的机会,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防控市场短期波动造成大幅亏损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控制好仓位,不能有机会加仓就直接一次重仓,直接重仓如果第二天大跌我们缺乏良好的应对策略,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分批逢低加仓配合定投积累筹码;对于医疗和半导体芯片类的基金,我们需要相信后市它们存在机会,但同样需要明确短期波动的风险,当这类基金大跌调整后,我们可以先建2层底仓,然后设置一个周定投,如果想快速以低风险的方式积累筹码,也可以选择日定投,如果该基金继续大跌,可以每次大跌加仓1层仓位,我们就以这种低吸配合定投的方式来加仓,这种加仓策略不仅可以有效把握市场机会,还能完美的控制风险。
现在科技和医疗板块我就是以这种加仓策略低吸筹码,等待后市大涨的机会,现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像医疗板块这波拉升超过8个点,我就乘机把低位加仓的筹码给减了出来,锁住了一部分赢利,等待该基金下一波的调整低吸机会,但是定投一直在进行中,不会因为涨跌而终止,后市我会继续坚持使用大跌低吸配合定投布局半导体和医疗板块,只要行情来临,你就会发现前期所有的煎熬都是值得的,我们需要对后市抱有信心,这就是我们坚持下来的动力。
不要因为担心当前指数处在3400点的相对高位而错失了市场存在的加仓机会,我的原则就是左侧低吸跌幅大的板块,然后坚持等待行情的到来,现在市场没有系统性的风险,向下的跌幅有限,希望大家能够把握市场的机会,为了明天的盈利今天提前做好准备,后市我们一起加油。基金补仓有什么技巧?
史上最全、最详细的五大图文讲解“补仓法”。
关于基金投资补仓也是有讲究的。现在市场的行情,跌宕起伏,不知道哪天会确切地涨,哪天会确切地跌;可能明天大盘涨而基金跌,也可能明天大盘跌而基金涨,所以严守补仓的纪律性很重要。
先说一下补仓原则:
第一原则:不要今天一跌就补仓,要选择“周补”、“定线补”与“规律补”;
第二原则:要永远记住第一原则。
谨守补仓原则,我们补仓的目的与效果——摊平投资成本——才能达到最好。
下面我来说介绍一下常见的三种补仓法:
1、“负收益率”补仓法我们买入一只基金,未来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未来可能会跌,也可能会涨;
②可能先涨后跌,也可能先跌后涨:
③也可能虽有涨跌,但收益率一直是负的;
④也可能涨涨跌跌,但收益率是一直是正的。
而我讲的“负收益率”补仓法,就是这只基金买入后,没过多久就进入了“负收益率”基金的行列了。
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
一是买在了行业基金震荡下行的阶段,比如2020年8月~11月,医疗行业的基金一直在震荡回调、下行,直到进入了12月才开始往上涨;
补仓法:跌了10%加三~五成仓。
二是买了周期性行业基金,买在周期中的左侧下跌期或者买在了中间震荡期。比如天弘中证银行ETF联接,近一年与近三年的收益率几乎一样;
如果已经买了这种周期性行业基金,建议新手能够脱手就尽早脱手,不要补仓,不然会越陷越深的。
👉周期性行业板块有:
资源类行业:包括有色金属、钢铁、化工、水泥、电力、煤炭、石化、工程机械、航运、装备制造等。
PS:与宏观经济关联度很高,比如2008年11月,在2007年大熊市持续一年后,国家出台关于基建的“四万亿计划”。
消费周期行业:包括证券,银行,房地产,汽车等。
PS:与供需关系有关,比如经济繁荣,高端消费、电子消费等可选消费就多了。
2、“正收益率下跌"补仓法我们买入一只基金,这只基金一开始涨涨跌跌,但都保持正收益率而且跌的幅度也不够大,属于那种收益率倾斜直线平稳上行的基金。
而当某日,基金涨了超过了2020混合基、股票基平均收益率45%时,突然就短短一两天就下跌了10%左右。
操作策略:
先看看大盘,以大盘来判断是不是已经处在了一个牛市下跌的格局,如果是就立马卖掉;
如果大盘还是一种上涨的趋势,那就再判断基金有没有可能处在一个横盘震荡的情况。
如果是基金横盘回调,这个时候就看您买的基金经理的操作能力了,如果能力优秀,也可以留下这个只基金,然后收益率跌10%,这是白银坑,可以加入3~5成仓;跌20%,这是黄金坑,可以加入5~7成仓;跌30% ,这是钻石坑,几乎难以看到。
如果不是基金横盘回调,那基金有可能是一种奇奇怪怪的基金,我建议是卖了。
👉有问题的基金
①长期业绩非常差;
②频繁更换基金经理;
③业绩几乎没有太大起伏。
比如下面的“万家瑞益灵活配置混合”,无论是近一年收益率,还是近三年收益率,都跑不赢沪深300、跑不赢同类平均,这对于一只混合基来说,历史业绩非常地差,就算一只优秀的债基都比它优秀,不建议买。
3、“沪指对比”补仓法沪指有一个规律:沪指每次调整幅度大概5%左右。(一般按周来算)
根据这一规律设计加仓策略,比如指数跌5%,如果基金也跌了,加仓累计本金的3成;指数跌了10%,如果基金也这样跌,再加 3成等等。
4、“分批建仓”补仓法就是一开始不要将资金全部投入到基金中,先建底仓,后面看情况分批建仓。
比如:买入基金的时候,先买5成仓,此时基金净值是1。
如果基金净值后面下跌了,下跌到0.9,那就是跌了10%,补仓3成;如果继续跌了,似乎到底了,有转弯迹象,再把剩下的2成加进去。
此策略的好处:就是防止未来会出现预料不到的事情,会大跌,比较适合在高位建仓的朋友。
如果现在就想建仓的话,推荐用此法。
5、最简单实用的“周”补仓法就是确定一个“补仓”的日子,我们一般会根据大盘点低位来补仓,但是如果判断不了,建议只看基金涨跌,以周四为“周补仓日”。
也就是说,一个月可以加四次,非常符合每月发工资的规律。
可能有人问:为什么以周四为补仓日呢?其他日子不可以吗吗?
其他星期也可以,但是因为根据大数据统计,周四的跌率是最高的,我们建仓加仓肯定是要选择“低位”而不是选择“高位”呀,高位是卖出的。
补仓法:如果近一周跌了超过5%,如果后面股市行情向好,一般都要加仓了;如果跌破了近两周的收益率,而没有横盘的迹象,并且还是上涨的牛市中,大概率是近期的底部,可以加仓了。
6、总结无论选择哪一种补仓法,都要遵守纪律,都要记住纪律,要选择“周补”“定线补”与“规律补”。
不要今天一个小跌就补仓,一个小跌就补仓,有多少仓位都不够用,而且在如今这个高位,还特别容易亏损。
一个月最好最多只补四次,可以点击查看近一周收益率+看看今日15:00之前的估值来判断“真正的近一周收益率”,如果跌幅线足够到底了、到心里线了,那就“磨刀霍霍向羔羊了”。
我的话将完了,花了将近四个小时,终于将自己多年的实操经验总结出来了。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可以在留言区留言,也可以加关注私聊我,互相学习进步。
我是@钱钱投资笔记,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这次不要忘记关注、点赞、转发一键三连,下次也一定要来看哦[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