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捣腾“华夏成长”这摊子事儿。也没啥高深的,就是自己瞎琢磨,然后动手试试的过程记录。
开始捣腾
最早接触这玩意儿,得是好几年前了。那时候手里刚攒了点小钱,不多,放银行觉得利息太低,干点别的又怕风险大,亏不起。听朋友吃饭时候吹牛,说起啥基金定投,说得天花乱坠,好像躺着就能赚钱似的。我这人耳朵软,但也知道天下没免费午餐。
回去我就自己上网扒拉,看来看去,眼都花了。后来瞅见“华夏成长”这个名字,感觉挺顺眼,又是老牌子了,好像零几年就有了?寻思着,“成长”嘛总归是图个好兆头,希望自己的小钱钱也能跟着“成长”一下。也没多想,就找了个平台,开了个户,试探性地扔了点钱进去。
中间过程的折腾
刚开始那会儿,新鲜劲儿足,天天都想打开瞅瞅是红了还是绿了。涨了就美滋滋,觉得自个儿眼光真不错;跌了,心里就有点打鼓,琢磨着是不是该撤了。那段时间,净值上上下下的,跟坐过山车似的。
记得有段时间,市场不太连着跌,看着账户里的数字往下掉,真有点慌。家里人也劝,说别瞎折腾了,安安稳稳存银行多那时候是真有点动摇,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但转念一想,我投这个本来也不是为了今天买明天卖赚快钱的,是想着长期放着,看看能不能跑赢通胀,给以后攒点底气。要是跌一点就跑,那不白折腾了吗?硬着头皮扛下来了。
后来我就学“聪明”了点,不去天天看了。设置了个定投,每个月固定时间扔点小钱进去,不多,就当强制储蓄了。这样一来,涨的时候买了,跌的时候也买了,心里反而踏实点了,不那么容易被短期的波动搞得心烦意乱。
- 心态调整: 不再天天盯着看了,减少焦虑。
- 操作变化: 从一次性买入变成定期小额投入。
- 目标明确: 就是长期持有,不追求短期暴富。
中间也看过一些报告,啥基金经理换了,最近表现咋样,排名多少之类的。那些太专业的数据我也看不太懂,就看个大概,知道它还在运作,还在投资,就行了。毕竟咱也不是专业搞这个的,选了个自己觉得还行的,就多点耐心呗。
目前的情况和一点想法
现在嘛这笔钱还在里面放着。整体算下来,有赚有赔,经历过高峰,也趟过低谷。你要问我赚了多少大钱,那真没有。但经过这么几年的折腾,钱算是有增有减,整体看还行,主要是心态确实磨练出来了。
我算是明白了,投资这事儿,风险肯定是有的,不可能稳赚不赔。关键还是看你自己的预期和承受能力。像我这样,追求长期、稳健一点(虽然它是个混合型,波动也不小),能接受过程中的起起伏伏,那就还能拿得住。
现在回头看,当初选择“华夏成长”,也算是我个人理财路上的一个实践。它确实跟着市场一起“成长”,也让我这个持有者在心态上有所“成长”。这过程,比单纯看结果数字,对我来说更有意思。
就这么多,一点个人瞎捣腾的经历,不构成啥建议,大家随便听听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