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我开始捣鼓这个豆粕期货的行情走势图了。不是啥专业分析师哈,就是自己瞎琢磨,记录一下过程,顺便分享出来,大家随便看看。
第一步:找地方看行情
一开始嘛就想着在哪儿能瞅着这玩意儿。最直接的,肯定是上那些交易所网站看看,像那个大连商品交易所,官网上一般都有数据,什么实时价格、成交量之类的。不过讲真,官网那界面有时候看得我有点晕,信息太多了,排版也不是那么直观。
第二步:选个顺手的工具
后来我就琢磨,天天上网页也麻烦,还是得找个方便点的工具。现在手机上、电脑上各种看盘软件多得很,我就挑了个自己用着还算顺手的。这种软件好就好在,可以把我想看的品种,比如这个豆粕,加到自选列表里,打开就能看到,省事儿。
在软件里找到豆粕这个品种,一般会有好几个合约,月份不同。刚开始我也有点迷糊,后来发现大家常说的那个“主力合约”,就是成交量、持仓量最大的那个,代码可能显示是“豆粕主力”或者类似“m2509”这样的具体月份合约。我就把这个加到我的自选里头了。
第三步:看图,看啥?
加进去之后,点开就能看到走势图了。最常见的就是那个红红绿绿的K线图。
- 看K线本身: 一根柱子代表一天(或者你选的其他周期)。红的表示涨,绿的表示跌(也有些软件反过来,这个得看设置)。柱子的高度表示开盘价和收盘价之间的范围,上下那细线(影线)表示最高价和最低价。
- 看关键价格: 软件界面通常会直接显示最新的价格,还有今天的开盘价、收盘价(如果是收盘后看的话)、最高价、最低价。比如我看到某天的数据可能是“开盘:2985.00”,“收盘:2971.00”,“最高:2989.00”,“最低:2958.00”。这些数字能让我大概知道今天价格波动了个啥范围。
- 看成交量和持仓量: 图表下面通常还有两项,一个是成交量,就是当天买卖了多少手,柱子越高说明交易越活跃。另一个是持仓量,大概能看出市场上总共有多少单子还持有没平仓。这两个量有时候也能反映点市场情绪。
第四步:持续观察和记录(我的实践)
光看一天肯定没啥用。我就开始养成习惯,每天有空了就打开软件扫一眼。
我的做法挺简单:
1. 定时瞅瞅: 没必要一直盯着,那样太累了。我一般就是开盘后过一会儿,看看开盘情况;然后下午收盘前再看看,了解下一天的整体走势。有时候晚上外盘开了,也会瞄一眼外盘豆粕的情况,毕竟国内外市场是联动的。
2. 关注大方向: 不去抠那些太细微的波动,主要是看看价格是整体往上走,还是往下掉,或者是在某个区间里来回震荡。时间长了,对价格的大概位置就有个印象了。
3. 对比着看: 有时候把周期拉长点,看看周线图、月线图,能看得更宏观一些。再结合看看相关的新闻,比如天气、政策、美豆那边的情况,虽然不一定能看懂多少,但至少知道大概发生了啥事儿。
4. 简单记录: 我会简单记一下自己观察到的关键点位,比如近期的支撑位(跌到哪里好像就跌不动了)、阻力位(涨到哪里好像就上不去了)。不是为了预测,就是为了加深印象。
一点感受
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点懵。这么多数字,这么多合约,还有啥“主力连续”之类的,看得眼花缭乱。光盯着那个价格跳上跳下,心里也没个底,感觉跟猜谜似的。
后来慢慢看多了,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去理解,感觉就好一些了。发现不能光看这一张图,得把它当成一个市场情绪的反映器。价格波动背后总有原因,虽然咱不一定搞得清,但持续观察总能积累点感觉。
我看这个豆粕期货行情图,主要就是个记录和观察的过程。每天瞅瞅,时间长了,慢慢可能就对它的“脾气”有点了解了。这东西变化快,我也还在摸索阶段,不能说懂了多少,就是把自己这点儿实践过程给记下来,分享分享。毕竟实践出真知嘛看再多理论不如自己动手试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