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在股市里头,关于“收盘时间”这点事儿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我对收盘时间没啥特别感觉,不就是下午三点(如果是A股的话)或者对应市场的时间一到,噹,交易停了嘛跟咱们下班打卡似的。
那时候我刚开始自己瞎琢磨买卖股票,心思都在选哪个、什么时候买入。到了快收盘,只要当天没操作,或者操作完了,就觉得没我啥事了,该干嘛干嘛去。有时候看着时间快到了,如果还持有着股票,心里就想着“明天再说”,或者急匆匆地想在几分钟做点但往往效果不
真正让我开始重视收盘时间的,是有一次经历。 那天我盯的一个票,一天都没啥大动静,我就有点放松了。快到收盘前那半小时,突然市场有点波动,我那个票也跟着上下跳。我当时脑子一热,觉得是不是有机会捡个便宜,或者赶紧把一个盈利的出了算了。结果?就在那几分钟,我手忙脚乱地操作,想买的没买到合适价位,想卖的也没卖在高点,反而因为着急,操作得很不理想,搞得我心里挺懊恼的。
那次之后,我就开始琢磨了。这收盘前的一段时间,好像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后来是怎么做的?
我开始有意识地在收盘前,特别是半小时到一小时,去观察盘面。不是说非要在这个时间段交易,而是去感受那个氛围和节奏。
- 我发现,收盘前交易量确实会放大不少,很多资金,不管是大是小,好像都想在当天完成的布局或者调整。
- 价格波动也可能变得更剧烈。 有时候是拉升,有时候是砸盘,感觉就是多空双方在进行的力量较量。
- 我还注意到,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者公告,有时候也会影响收盘前的走势,大家都在根据这些信息做的反应。
通过这些观察,我慢慢改变了自己的做法。
我不再把重要的买卖决策拖到那几十分钟。如果当天计划要操作,尽量在市场相对平稳,自己思路也比较清晰的时候就动手。对我来说,收盘前成了我回顾和总结的时间。我会看看自己今天的操作,检查一下持仓,想想明天的计划。如果没啥特别的事,就安安静静地看着它收盘。
刻意避开在收盘前那段“热闹”时间进行冲动交易后,我感觉自己的心态平稳多了。出错的概率也小了。这收盘时间,对我来说,从一个简单的“关门时间点”,变成了一个需要特别留意的、有特定市场行为模式的阶段。
说白了,就是通过实践,我认识到不能忽视这个时间点的重要性,得根据它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大概就是我关于股票收盘时间的一点实践记录,挺简单的,但对我挺有用。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参考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