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又来跟大家唠唠嗑了。
就喜欢琢磨点事儿。之前,我就老犯迷糊,这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听着名头都带个“债”字,都是借钱还钱那点事儿,到底有啥不一样?我一开始也觉得,这不都差不多嘛都是公司借钱嘛搞那么复杂干
直到去年,也就是2023年4月份,我瞅见一条新闻,说证监会和发改委发了个文,说以后企业债券也归证监会管了。我当时就一拍大腿,这不正好给我解惑了嘛合着以前还真不是一回事儿,或者说,不是一个“婆婆”管的。
这下我就来了兴趣,赶紧去扒拉了一下资料,又问了问懂行的朋友,这才算捋明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分享我这点实践心得。
捋清“谁生的娃”——发行主体
我发现,这俩玩意儿最大的不同,一开始就是谁能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娃是谁生的一样。
- 公司债券: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发的。说白了,就是咱们平时说的那些“公司”,不管你是上市公司还是没上市的,只要符合条件,理论上都能发。感觉上门槛相对“市场化”一些,公司自己个儿说了算(当然得符合规定)。
- 企业债券:这个以前就有点特殊了。我查到的资料和朋友的说法都指向,这玩意儿主要是那些“大块头”,比如央企、国企,或者国家控股的企业发的。感觉上就更“官方”一点,带点“国家信用”的味儿。
所以你看,以前光看这发行主体,就知道它们出身不太一样。一个更像是“市场生的娃”,一个更像是“有国家背景的娃”。
借钱干啥用——资金用途可能有点边儿
除了谁能发,我琢磨着它们借钱干啥用,可能也有点讲究。虽然现在界限可能没那么清晰了,但以前还是有点侧重的。
- 公司债券:一般就是公司自己发展用,比如扩大生产,搞搞研发,补充点流动资金啥的。就是公司缺钱了,想借点钱把业务搞得更
- 企业债券:因为发行主体很多都是国企央企嘛所以它们借的钱,以前可能更多跟一些国家重点项目或者基础设施建设挂钩,比如修个桥、建个电站啥的。现在企业经营也多元化了,这块儿可能也没那么绝对了。
不过就像我开头说的,去年那个文件一出来,企业债券也划到证监会那边统一管了。这意味着啥?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两兄弟以后在监管层面会越来越像,管理上更统一规范了。这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是好事儿,至少以后再看这些东西,条条框框能更清楚点。
这么一梳理,是不是就清楚多了?核心就记住,以前主要是发行主体不一样,公司债更市场化,企业债“国家队”色彩浓一些。现在监管也统一了,但历史成因和一些细微的用途侧重还是有点差别的。这都是我个人瞎琢磨和查资料得来的,说得不对的地方,大伙儿多指正。
行了,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儿。下次有啥新发现,再来跟大伙儿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