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就跟大伙儿唠唠我是咋一点点把这个MACD线图给看明白的。刚开始接触股票那会儿,K线都还没认全,更别提啥技术指标了。听人家老念叨MACD金叉死叉的,我心想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呀?玄乎得很。
两眼一抹黑的开始
我记得第一次打开那个行情软件,看到K线图下面那几条花花绿绿的线,还有红红绿绿的柱子,当时我这脑袋瓜子嗡的一下,直接就懵圈了。心想这玩意儿不就是碰运气瞎蒙吗?谁看得懂!
硬着头皮学起来
后来寻思着,不能老这么稀里糊涂的呀,人家能用,咱也得试试看能不能搞明白。于是我就开始在网上瞎找资料,看人家高手是怎么解读的。真是跟听天书似的,什么DIF、DEA,什么快线慢线的,根本就对不上号,看得我眼花缭乱。
琢磨了好几天,我发现,关键得先分清那两条主要的线。一般软件里,一条线跑得快点,颜色可能鲜亮点,另一条,就稳当点,颜色可能暗点。我就这么记:
- 那条反应灵敏,上蹿下跳比较厉害的,叫快线(DIF)。
- 那条相对平缓,像是在后面跟着的,叫慢线(DEA)。
搞明白了这两条线是接下来就是它们俩咋配合了。
金叉死叉是个啥
这金叉死叉,是MACD里头最常提的。理解起来也不难,我当时就这么给自己解释的:
金叉:你就瞅着,当那条跑得快的“快线”(DIF),从下面“噌”地一下穿过了那条慢悠悠的“慢线”(DEA),然后昂首向上跑。你想,跑得快的都冲到前面领跑了,是不是说明短期内往上走的可能性比较大?我那时候就把它当成一个“可以瞅瞅了”的信号,但不是说一出金叉就立马冲进去买。
死叉:这个就反过来了。当快线从上面“咚”地一下跌破了慢线,往下出溜。这感觉就不太妙了,说明短期内可能要歇菜或者往下走了。看到这个,我心里就得多个心眼。
零轴的作用可不小
光看金叉死叉还不够。后来我发现,图中间还有一条横着的线,通常是0值,叫零轴。这条线也挺关键的。
- 如果金叉发生在零轴的上方,那说明整个大环境本来就还不错,这时候再来个金叉,那往上走的劲头可能就更足。
- 如果金叉发生在零轴的下方,那说明之前市场挺弱的,这个金叉可能只是个小反弹,力度咋样不好说,得小心翼翼的。
- 死叉也是一个道理。零轴上方的死叉,可能只是涨多了回调一下;但要是零轴下方的死叉,那就得特别当心了,可能是弱上加弱,雪上加霜。
红绿柱子帮着看
除了那两条线和零轴,还有那些红红绿绿的柱子,我管它们叫能量柱。它们也能提供点信息:
- 红柱子:通常代表多头力量。红柱子一根比一根长,说明买的劲头足;红柱子开始缩短,那买的劲头可能就弱了。
- 绿柱子:通常代表空头力量。绿柱子越长,说明卖的压力大;绿柱子缩短,那卖压可能减轻了。
我一般用这些柱子的长短变化,来辅助判断金叉死叉的“含金量”,或者看看有没有出现所谓的“背离”(这个今天先不展开,稍微复杂点)。
实践中的磕磕绊绊
刚开始觉得自己好像看懂了点门道,那叫一个兴奋!一看到金叉就手痒想买,一看到死叉就慌着想卖。结果?没少交学费!为因为我发现这MACD指标,它有个毛病,就是有点“后知后觉”,有时候信号出来了,行情都跑出去老远了。而且市场这玩意儿太复杂了,哪能靠一个指标就通吃。
后来我就慢慢摸索,发现不能死板地用。比如,在股价横盘震荡的时候,MACD发出的金叉死叉信号就特别不靠谱,经常是刚金叉完没多久就死叉了,来回打脸。
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哥们儿姐们儿们,这MACD线图,说它没用,它确实能帮咱们把握一下大方向和趋势的苗头;说它万能,那纯粹是瞎掰。我自己瞎折腾这么久,总结了这么几点:
- 多看,看得多了就有感觉了。对着历史走势图,反复看,琢磨为啥这里金叉了能涨,那里金叉了反而跌。
- 别单独使唤它。最好是结合K线本身的形态、成交量的大小,甚至其他一两个你用得顺手的指标一起看,综合判断。
- 大周期的信号相对稳当点。我个人觉得,像日线图、周线图上的MACD信号,比那些5分钟、15分钟的短周期信号要靠谱些,短周期的“杂音”太多。
- 指标是死的,人是活的。最终做决定的还是咱们自己,指标只是个辅助工具,帮你分析情况,不能替你做决定。
- 注意背离情况。就是股价创新高(或新低),但MACD指标没跟着创新高(或新低),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趋势可能要反转,得特别留神。
嗨,今儿个就先嘚啵这么多,都是我自个儿瞎琢磨出来的一点土经验,不一定都对,大伙儿就当听个乐子,有啥不对的地方也欢迎指出来交流交流。这玩意儿,就得多实践,多慢慢就有自己的心得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