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短期理财,我可真是摸爬滚打过来的。最早那会儿,手头攒了点小钱,不多,也就几万块。放银行活期,那利息简直不够塞牙缝的,我就寻思着,这钱不能就这么趴着,得让它动起来,哪怕一天多赚几块钱早饭钱?
我的第一次尝试:宝宝类产品
我就跟风,把钱扔进了余额宝和零钱通。那时候觉得真方便,手机上点几下就行,每天还能看到收益,虽然不多,但比活期强太多了。我记得当时就盯着那个每日收益看,多了几毛钱都挺开心。这算是我的启蒙阶段,主要是图个方便,风险也低,随时能取出来用。
进阶探索:银行短期理财
后来琢磨着,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而且“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也开始慢慢下来了。我就开始看银行自家搞的那些短期理财产品。什么7天、14天、一个月、三个月的,五花八门的。
这里头有个坑,我得给大伙儿提个醒。就是那个生效期限!我第一次买银行的短期理财,以为今天买了明天就开始算钱?想得美!有些产品前面有个啥申购期,后面还有个清算期,这些天都不算利息的,白白放着。我记得有一次,买了个7天理财,结果加上申购期和到账清算期,钱实际被占用了十来天,平均下来收益率就被拉低了不少。选择产品的时候,我后来都特别留意这个,看清楚资金实际占用多久,别光看那个宣传的年化收益率。
还有就是风险和收益这事儿。银行理财现在也不都保本了,得分清楚是R1、R2还是R3风险等级。我这人胆子小,短期理财嘛主要图个稳当,所以一般都选R1或者R2的,那种写着“预期收益”,但底下小字又说“不保证本金”的,我都会多琢磨琢磨。我自己的原则就是,短期理财,保本或者风险低是首选。毕竟是短期周转的钱,亏了本可就抓瞎了。
意外发现:国债逆回购
再后来我又听说个叫国债逆回购的玩意儿。听着高大上,说白了,就是咱们把钱借给别人,别人拿国债当押金。时间短,一天、两天、七天的都有。这玩意儿,节假日或者年底缺钱的时候,收益能窜上去一截,平时就一般般。我试过几次,在季末、年末的时候操作,确实能薅到一点羊毛。但这个得看准时机,而且操作也比买理财产品稍微麻烦一点点,得在股票账户里弄。
我一般会这么操作:
- 观察资金需求:我会提前几天就开始留意市场,看看什么时候资金面比较紧张,那时候逆回购利率容易飙高。
- 设定心理价位:比如1天期的,年化利率达到3%以上我就觉得可以搞一下了,如果能到5%甚至更高,那必须抓住。
- 小额尝试:一开始我也是几千几千地试,熟悉了流程和规律了,才敢稍微多放点。
- 见好就收:这玩意儿就是赚个短平快的钱,别指望靠它发家致富,也别贪心,差不多就行了。
我的经验总结
实践下来,我的短期理财组合大概是这样的:
- 大部分应急和灵活的钱:还是放在余额宝或零钱通这类货币基金里,或者银行的T+0理财,流动性随用随取。虽然收益不高,但心里踏实。
- 确定短期内(比如1-3个月)不用的钱:我会选择银行的短期存款(比如通知存款、或者一些短期限定期)或者风险较低的结构性存款(一定要看清楚是不是真保本,有些是部分保本的)。现在银行也有些APP专属的短期理财,偶尔收益率还行。
- 特定时间点:关注国债逆回购的机会,比如月末、季末、年末,或者有大额IPO的时候,资金面一紧张,利率就上去了,可以小赚一笔。
说到底,短期理财这玩意儿,别指望能发大财,就是让手里的闲钱别闲着,能跑赢一点通胀,或者赚点菜钱就不错了。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规则,弄清楚自己能承受多大风险,别稀里糊涂地就把钱投进去了,也别把所有短期要用的钱都投到一个篮子里。我这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