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这个东方网力股票,我这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这玩意儿,当年也算是个角儿,现在嘛一提起来,不少老股民估计都得叹口气。
初识与观察
我最初注意到东方网力(那时候还没ST,代码还是300367),大概是好几年前了,那时候它在安防领域听着还挺唬人的,股价也曾经有过那么一段“辉煌”的时光。喜欢瞎琢磨,虽然不怎么敢真金白银大搞,但总爱把一些热门的或者有话题性的公司拉到自选股里瞅瞅,东方网力就是其中一个。
那时候我记得,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些关于它的消息,什么中标大项目了,什么技术领先了。股价图也挺好看,时不时来个大阳线,看得人心痒痒。我当时就想,这公司是不是真有那么两把刷子?于是我就开始断断续续地关注它的一些公开信息。
跟踪过程中的发现
我这人有个习惯,喜欢看财报,虽然看得一知半解,但大概的数字还是能看懂的。一开始看东方网力的财报,感觉还行,营收利润什么的,虽然不是顶尖,但也过得去。但是,慢慢地,我就发现有点不对劲了。
第一步,是看它的应收账款。 我发现这玩意儿好像越来越大,占营收的比例也挺高。我就嘀咕,这卖出去的东西,钱能收回来吗?别都是一堆白条。
第二步,是看它的现金流。 做企业嘛现金流就是命根子。我看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有好几次都是负的,或者是不太理想。这就让我心里打鼓了,光有利润,没现金进来,这生意能长久吗?
第三步,是关注它的一些负面新闻。 大概是从某一时期开始,关于东方网力的一些质疑声就慢慢多起来了。什么业绩不达预期,什么大股东质押比例高。这些东西一出来,股价就开始波动了。
我还记得特别清楚,有段时间它说要搞什么重组,好像是川投要进来当大股东。当时市场上还有一波炒作,说这下稳了,有“国家队”背景了。我当时也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跟着进去捞一把?但转念一想,这公司本身的问题还没解决,光换个大股东就能脱胎换骨?我还是有点不信邪。
后来的演变与结局
后来的事儿,大伙儿也都知道了。先是业绩大变脸,从盈利直接变成了巨亏。然后就是各种调查,什么信息披露违规,会计差错追溯调整,看得人眼花缭乱。净资产直接给干成负的了,这下麻烦就大了。
紧接着就是“披星戴帽”,成了ST网力,股价也是一泻千里。我那自选股列表里,看着它从几十块钱,慢慢变成几块钱,再到后来的几毛钱,真是唏嘘不已。
就是退市整理期,然后摘牌。一个曾经也算是风光过的上市公司,就这么退出了A股市场。我记得它退市前交易日,股价还象征性地涨了一点点,成交额也不小,估计是一些资金的博弈或者出逃。
我的实践感悟
通过持续关注东方网力这只股票的整个过程,我算是有了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 看公司不能只看概念和故事。 当年东方网力头顶“安防巨子”的光环,故事讲得也挺好听,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实在在的经营和业绩上。
- 财务报表是面照妖镜。 像应收账款、现金流这些关键指标,如果长期异常,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咱们小散户虽然分析不了那么透彻,但基本的风险点还是能看出来的。
- 警惕频繁的资本运作和负面消息。 一家公司如果三天两头搞事情,或者负面新闻不断,那投资者就得小心了,说明公司内部可能不太稳定。
- “国家队”也不是万能药。 川投集团成了大股东,也没能挽救东方网力的颓势。说明公司自身的问题才是根本。
- 敬畏市场,不懂不做。 对于这种看不明白、风险又大的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碰。保住本金比什么都重要。
东方网力这只股票,算是我投资观察生涯中一个非常生动的案例了。虽然我没在它身上亏钱(因为压根没买),但整个跟踪和学习的过程,让我对股票投资的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算是交了点“学费”,只不过这学费是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