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不聊别的,就跟我自个儿较较劲,把前段时间琢磨华夏成长混合这只基金的管理人那点事儿,给大家伙儿说道说道。这不算是啥投资建议,纯粹是我个人瞎鼓捣的一些记录,图一乐,也算给自己做个备忘。
我的实践起点:为啥关注这家伙?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嘛股市行情也就那样,不高不低的,我就寻思着看看有没有啥老牌的混合基金能瞅瞅。华夏基金也算是大公司了,这只“华夏成长混合”,代码000001,成立年头也挺老了,2001年就有了,算是骨灰级的。我就想,这么多年了,这基金现在是谁在管?毕竟基金经理才是灵魂人物嘛
第一步:扒拉管理人信息
我这人动手能力还行,直接就上一些财经APP和网站上搜。输入“华夏成长混合 基金经理”,哗出来一堆信息。最先跳出来的名字是郑晓辉。
我就点进去看他的履历。一看,嚯,这位郑经理在华夏基金待的时间可不短了,说是从2008年就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掐指一算,十几年过去了,这资历是够老的。
第二步:深挖郑晓辉的“战绩”
光看司龄不行,还得看管过管得咋样。我又接着往下翻,看到他确实管理和参与管理过好几只基金。
具体到“华夏成长混合”这只基金,他是啥时候开始管的?我查到的信息是,他是2024年12月26号正式接手管理的。这个日期有点意思,因为之前好像也有其他人管过。
然后就是大家最关心的业绩了。我看到有数据显示,他接管华夏成长混合以来,任职期间累计回报嘛好像看到过是-0.24%这样的数字。这只是一个时间点的数据,市场波动大,短期说明不了太多问题。而且我也看到有资料说他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比如华夏优势增长混合(代码000021),累计任职回报还挺可观的,好像有90%多,年化下来也有5%点多。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郑经理旗下好像不止管这一只基金,同时还管着好几只。这也挺常见的,有经验的基金经理多线作战也正常。
第三步:发现还有“副手”?
在我继续扒拉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个情况。这只华夏成长混合,好像不是郑晓辉一个人在管。
我看到有公告说,在2024年12月28号,也就是郑经理接手后没两天,又增聘了一位基金经理,叫刘睿聪,和他一起管理这只基金。目前应该是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两个人搭班子,可能考虑更全面点,或者说各有侧重。
第四步:基金的基本情况也瞅瞅
顺带手,我也看了看这基金本身的一些信息:
基金管理人:那肯定是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了,这个没跑。
基金托管人:是中国建设银行,大行,也放心。
基金类型:混合型-灵活。说明仓位调整空间比较大。
资产规模:我看到的数据,到2025年一季度末的时候,大概是二十五六个亿。这个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行。
我的实践总结与思考
折腾了这么一圈,我对华夏成长混合的管理人算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郑晓辉经理是主力,经验丰富,在华夏待得久,也管过不少产品,业绩有好有坏,这都正常。后来又加了刘睿聪经理一起搭档。
我个人感觉,看一个基金经理,除了看他过往的业绩,还得看他的投资理念、从业经历的稳定性,以及他是不是经历过几轮牛熊转换。郑经理在华夏这么多年,肯定是经历过的。
基金这玩意儿,过去的业绩不代表未来。选基金经理,跟相亲似的,没有完美的,只有合不合适自己的。我今天就是把我怎么去了解这个基金管理人的过程,给大伙儿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以后再看别的基金,也大概是这么个思路去扒拉信息。
行了,今天就先啰嗦到这儿。希望我这点瞎鼓捣的记录,能给大家伙儿一点点小启发。记住,自己做判断,别盲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