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聊聊我琢磨“中粮控股”这家公司的一些过程和想法。这事儿得从我琢磨着找点稳当的投资标的说起,不想搞那些虚头巴脑、上蹿下跳的玩意儿,就想找个实实在在干活儿的企业。
最初的印象与信息搜集
一开始我对“中粮控股”的印象就是“国家队”嘛搞粮食的,肯定饿不着。但这只是个大概印象,具体是干啥的,怎么干的,我还真不太清楚。我就开始动手查了。打开电脑,先搜搜新闻,看看这家公司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很快就看到一些消息,比如说他们在香港上市,代码是0606HK。行,这说明是个公众公司,信息相对透明点。然后就看到他们搞的那些大项目,像是在东北那边,榆树,投了老大一笔钱,建了个几十万吨的玉米深加工项目。我当时就想,嚯,这手笔不小,玉米深加工,这玩意儿能变成估计是淀粉、酒精之类的。
业务板块的深入了解
接着往下看,发现他们不光搞玉米,还跟中石化这样的大佬合作,在广西那边搞生物质能源。这就有意思了,粮食企业还搞能源,看来业务挺多元的。 我就琢磨,这生物质能源,是不是就是用那些农作物秸秆啥的发电或者做燃料油?感觉挺环保,也符合国家大方向。
我还特地去翻了翻他们以前的一些公告和新闻。看到说他们挺注重公司治理的,还拿过什么《亚洲企业管治》的奖,而且是连续好几年。这点我觉得挺重要,一个公司管理规范,对我们这些小投资者来说,风险能小点儿。
在搜集信息的时候,也看到一些让人有点迷糊的消息。比如说,有文章提到“中粮控股的寿险业务表现出色”,股价大涨什么的。我当时就纳闷了,一个搞粮油的,怎么还扯上寿险了?是不是我看串了,或者是中粮集团下面别的子公司?后来仔细辨别了一下,发现可能指的是“中粮资本”或者其他“中粮系”的公司,跟我关注的这个主营粮油加工的“中粮控股(0606HK)”核心业务不太一样。你看,这信息一多就容易混,得仔细甄别。
财务与市场表现的观察
光看业务不行,还得看赚钱能力。我就去找了找他们的财务报告摘要。看到有数据显示,比如某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几百亿港币,经营利润也几十亿,同比增长还挺可观的。数字不会骗人,能赚钱才是硬道理。 这说明公司经营得还不错,不是空架子。
他们也强调说要提升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去运营。这话听着挺官方,但也说明公司有长远打算,不是捞一票就走的那种。
我的实践总结与思考
整个了解过程,就是不断地搜集、阅读、筛选、分析。从公司是干什么的,到具体有哪些项目,再到管理怎么样,看财务数据好不一步一步下来,对“中粮控股”的轮廓就清晰多了。
我为啥要费这么大劲去了解它?也没啥特别高大上的理由。主要是我自己有个习惯,如果想关注或者投资一个东西,总得先把它弄明白点儿。不能听风就是雨,别人说好就说坏就坏。自己看过,分析过,心里才有底。
就像我之前有段时间,我不是对那个新能源车特别感兴趣嘛那时候也是,天天看各种资料,哪个公司的电池技术怎么样,哪个公司的市场份额多大,哪个公司的老总又出来说了研究透了,自己心里就有数了,是跟着凑热闹,还是真的看好它的前景,决策起来就不那么盲目了。
今天分享这个“中粮控股”的实践记录,也不是推荐大家去买它的股票啥的,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话可不是白说的。我就是想把我这种自己动手去了解一个企业的过程分享出来。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高深莫测的东西,只要肯花点时间去钻研,总能摸到些门道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就这么着,通过一番折腾,我对中粮控股算是有了个初步的,也是基于公开信息的认识。它就是一家主营农产品加工、生物能源等业务的大型企业,在香港上市,有国家背景,财务状况看起来也还行。至于后续怎么样,那就得继续观察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