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嘮嘮基金手續費這個事兒。之前我自個儿也是一頭霧水,買了幾回基金才慢慢摸索出點門道,今天就把我踩過的坑、搞明白的事儿给大家伙儿分享分享。
我是怎么开始琢磨这事的?
最早,我就是瞎买,看哪个涨得好就跟风。结果?赚的钱有时候还不够扣手续费的,你说气不气人!那时候我就纳闷了,这手续费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咋扣这么多?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必须把这事儿给捣鼓明白!
第一步:先搞清楚都有哪些费
我一开始就碰上俩拦路虎:申购费和赎回费。这两个名儿听着就挺绕。
申购费:简单说,就是你买基金的时候要交的钱。你想,你买东西得给个跑腿费?差不多就那意思。我记得我第一次买的时候,没太注意这个,后来一看账单,嚯,扣了一笔!
赎回费:这个跟你卖基金的时候有关系。就是你把基金卖掉换成钱,这时候也可能要扣一笔。我发现这个费用,很多时候跟你拿基金的时间长短有关系,拿得越久,这个费率可能就越低,甚至没有。
光这两个还不够,我又继续深挖,发现还有俩“隐藏”的家伙:
管理费:这个钱是给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毕竟人家帮你打理资产,也得吃饭不是?这个费一般是每天从基金净值里头扣的,你平时可能感觉不到,但日积月累也是一笔。
托管费:你的钱买了基金,总得有个地方放着?这个托管费就是给托管银行的,保证资金安全。跟管理费差不多,也是每天从净值里扣。
还有一种,我后来买不同类型的基金时遇到的,叫认购费。这个主要是在买那种新发的、还在募集期内的基金时才有的,跟申购费有点像,但用在不同阶段。
第二步:具体怎么算的?我是这么实践的
知道了有哪些费,那具体到我买卖的时候,是怎么扣钱的?我就拿我实际操作过的例子来说。
算申购费:
这个最直接。比如我看中一个基金,申购费率写的是1.5%。我要是投1000块钱进去,那申购费就是 1000元 × 1.5% = 15元。 不过我后来发现,很多第三方平台买基金,这个申购费会打折,有的打一折,甚至更低!比如上面那个1.5%的,打一折就是0.15%,那1000块就只收1.5元了。买之前多比较几个平台,这个真的很重要,能省下不少真金白银。
实际我买入的份额,就不是按1000块全算的,得扣掉这个申购费。公式大概是:净申购金额 = 申购金额 / (1 + 申购费率) (如果按前端收费打折前算的话),或者更简单的是 申购金额 × (1 - 折后申购费率) ,然后用这个净金额去除以当天的基金净值,得到你能买多少份。
算赎回费:
这个跟我持有时间关系最大。我记得我买过一个基金,它规定:
- 持有不满7天,赎回费1.5%;
- 持有满7天但不满30天,赎回费0.75%;
- 持有满30天但不满1年,赎回费0.5%;
- 持有满1年及以上,赎回费可能就降到0了。
比如我持有某个基金20天,赎回的时候总共有10000块的市值,那赎回费可能就是 10000元 × 0.75% = 75元。不是特别急用钱,或者不是做短线的话,拿久一点通常更划算。
管理费和托管费怎么体现:
这两个费,我发现它俩是直接在每天公布的基金净值里头就扣掉了。比如一个基金今天涨了,公布的净值是1.05元,这个1.05元已经是扣除了当天的管理费和托管费之后的结果了。所以我们平时看净值,不用自己再单独去算这两个,但心里得有数,长期下来这也是一笔成本。
C类基金的“特殊”:
后来我还接触到一种叫C类份额的基金。它牛就牛在,很多C类基金买的时候不收申购费!但是,它会收一个叫“销售服务费”的东西,这个跟管理费、托管费一样,也是每天从基金净值里扣。如果我打算短期持有一个基金,比如几个月,可能选C类就比较划算,因为免了申购费。但如果我打算拿个几年,那可能还是A类(就是收申购费的那种)总成本更低,因为C类的销售服务费是按年持续收的。
我的小总结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和实践,我现在买基金前,都会把这些手续费看个仔仔细细。主要就是:
- 看申购费率和平台的折扣,选个优惠大的。
- 看赎回费规则,规划好自己大概要拿多久,尽量避免短期内的高额赎回费。
- 了解管理费和托管费,虽然是每日扣除,但也是成本的一部分,特别是长期持有的话。
- 如果要买C类基金,就得算算和A类比,哪个在自己的持有期内更省钱。
基本上,把这些都搞清楚了,再去看基金合同或者产品说明,心里就有谱多了,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当个“冤大头”了。希望我这点实践经验,对大家伙儿也有点帮助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