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基金投资技巧怎么用?高手分享独家秘笈!

二八财经

想当年,刚入股市那会儿,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就听人家说这“分级基金”能赚大钱,尤其是那个带杠杆的B份额,涨起来呼呼的。我这人心思活络,一听能赚钱,那必须得研究研究!

摸索着看各种资料,什么A份额、B份额、母基金,看得我是一个头两个大。说白了,在我当时的理解里,这母基金就像一个大套餐,A份额,有点像套餐里固定搭配的饮料,风险低,收益也相对稳定,每年拿个约定的收益差不多。B份额,就是套餐里的主菜,加了猛料的,行情好的时候,它能涨得比谁都快,因为它带杠杆嘛涨跌幅都会被放大。A份额和B份额合在一起,就差不多是两份母基金的净值。

我的瞎折腾阶段

刚开始,我凭感觉操作,也没啥章法。听说牛市买B份额能发财,我就跟着冲进去。那时候行情确实不错,买了个跟踪某个指数的B份额,眼瞅着它几天就涨了百分之二三十,把我给乐坏了,觉得自己简直是股神附体!那时候我还没太搞懂什么叫整体溢价、整体折价,也不知道啥叫下折上折,反正就是看着红彤彤的数字开心。

结果,好景不长。市场一回调,我那B份额跌起来也是毫不含糊,几天就把我之前的利润全给吞回去了,还把我本金也给套进去不少。那时候我才傻眼了,开始意识到这玩意儿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痛定思痛,开始认真研究

亏了钱,自然就肉疼。我下定决心,必须把这分级基金的门道给摸清楚。我开始找资料,看人家专业的分析,也开始留意市场上那些“老司机”的讨论。

慢慢地,我搞明白了几个关键点:

  • 折溢价套利:这是分级基金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简单说,就是当A份额和B份额的交易价格加起来,跟两份母基金的净值相比,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时,就可能存在套利机会。比如,如果A+B的价格远低于两份母基金的净值(整体折价),理论上就可以买入A和B,然后合并成母基金赎回,赚取差价。反过来,整体溢价太高,就可以申购母基金,拆分成A和B卖出。这里面还有交易成本、时间差、流动性等问题,不是稳赚不赔的。
  • A份额的特性:我发现有些A份额,在特定情况下,它的隐含收益率会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市场整体利率下行的时候,一些约定收益较高的A份额,简直可以当成一个不错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来配置
  • B份额的风险:这玩意儿带杠杆,就是把双刃剑。涨的时候快,跌的时候也狠。而且它还有个“下折”机制,一旦母基金净值跌到一定程度,B份额的净值可能跌到非常低,触发下折,B份额持有人会亏损严重。我之前就是吃了这个的亏,但当时还没到下折那么惨。
  • 关注市场情绪和板块轮动:分级基金很多都是跟踪特定行业或主题的,比如军工B、证券B、一带一路B等等。判断市场大势和相关板块的走势非常重要。

我的实践与总结

后来我开始尝试进行一些小额的折溢价套利操作。比如,我盯上过某只整体折价率比较大的分级基金,然后计算好成本,分别买入A份额和B份额,再提交合并申请,赎回母基金。过程挺折腾的,要算好时间,还得祈祷合并期间母基金净值别大跌。成功过几次,也失败过,主要是时间成本和市场波动不可控。

对于B份额,我变得非常谨慎。只会在自己非常有把握的牛市行情中,或者某个板块有明确利好预期的时候,才敢少量参与,而且设定严格的止损线。我深刻体会到,B份额绝对不是可以长期持有的东西,更像是短期博弈的工具。

而A份额,我反倒是在市场震荡或者自己看不清方向的时候,会留意一些折价交易、隐含收益率尚可的品种,把它当成一个现金管理的补充,赚点小钱,图个安稳。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控制仓位。再看好某个机会,也不会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分级B这种高风险的。宁可少赚,也不能让自己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

分级基金这东西,玩好了确实能锦上添花,但它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远超普通基金。我从一开始的盲目跟风,到后来的亏损学习,再到现在的谨慎参与,也算是交了不少学费。现在市场上分级基金越来越少了,监管也趋严,可能留给大家实践的机会也不多了。但不管怎么说,这段经历让我对投资的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算是成长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