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就喜欢琢磨这些上市公司的玩意儿,尤其是那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今天就来聊聊我最近琢磨的海航控股。
我的关注起点
最早注意到海航控股,还是因为它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破产重整。那时候新闻天天都是它,想不关注都难。我当时就寻思,这么大个摊子,要是真能盘活了,那可真是个大机会。打那会儿起,我就时不时会瞅瞅它的动态。
开始动手研究
等它重整方案落了地,开始恢复正常运营,我就正儿八经开始研究了。第一步,我先是扒拉了一下它的基本面。
- 历史包袱: 这玩意儿以前欠了一屁股债,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重整计划里,说是什么债转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反正就是一通操作,想把债务结构给优化了。我当时就想,这得看疗效,别是换汤不换药。
- 经营数据: 我特别关注它重整后的财报。看了几期,发现确实比以前强点儿了,至少没那么吓人了。2023年不是说还搞出个经营性盈利嘛虽然不多,但好歹是个念想。不过到了2024年,业绩又来了个大变脸,亏得挺厉害。这就让我心里打鼓了,这恢复的路可真够曲折的。
- 那个“共益负债”: 我在翻公告的时候,注意到一个词儿,“共益负债”。后来琢磨了一下,又找了点资料,大概意思就是破产重整期间为了维持公司运营又新产生的债务,比如欠国外航空公司的飞机租赁费啥的。这笔钱按理说是要优先还的,也是个不小的压力。
第二步,我瞅了瞅技术面和市场反应。
- 股价表现: 海航控股的股价,那真是跟过山车似的。有时候突然就来几个涨停,成交量也放得老大,好像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但有时候,又跌得找不着北,尤其是在业绩不好的时候。
- 市场情绪: 我也经常泡在一些股论坛里,看看大家伙儿怎么说。有的人信心满满,觉得海航家大业大,迟早能飞起来;也有的人忧心忡忡,觉得历史问题太多,风险太大。
- 公司动作: 公司自己也没闲着,搞过什么增持B股,发公告说经营稳步向反正就是想稳住市场信心。
我的实践感受与记录
一开始我是有点心动的。你想,航空业毕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海航又是国内几大航之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它真能从泥潭里爬出来,那股价弹性肯定不小。
我就拿了点小钱,试探性地参与了一下。那时候正好赶上一波反弹,还真赚了点零花钱。当时心里还挺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判断还行。
但是,好景不长。后来它那个业绩一出来,股价咣当一下就下去了。我当时就有点懵,赶紧把手里的票给处理了,虽然没亏多少,但也算是个教训。
我反思了一下,主要有几点:
第一,对“破产重整”的公司,不能只看表面。 它债务是减轻了,但经营能力是不是真的恢复了?盈利能力是不是可持续?这些都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不能因为它曾经辉煌过,就盲目乐观。
第二,信息太复杂,不确定性太高。 像那个“共益负债”具体怎么解决,对未来的业绩影响多大,我们小散户很难搞清楚。还有它时不时冒出来的担保贷款,你也不知道它拿啥担保的,风险有多大。
第三,心态很重要。 这种类型的股票,波动大,消息多,容易让人心神不宁。我这小心脏可受不了这个。追涨杀跌很容易就被套牢了。
最终的思考
哥们儿我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海航控股这碗饭,对我来说还是不太好端。它确实有困境反转的可能,但这个过程太漫长,不确定性也太高了。虽然现在市场对它关注度挺高,时不时也有些利好消息刺激一下,但根子上的问题没彻底解决之前,都像是走钢丝。
现在我基本上就是把它当成一个观察样本,看看它后续到底能折腾出个啥名堂。至于真金白银地往里投,我还是选择更稳妥一点的标的。毕竟投资这事儿,保住本金比啥都重要,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