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又轮到我老王跟大家唠唠嗑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自个儿琢磨股票走势图的那点儿事儿,特别是刚上手那会儿,那叫一个晕头转向。
一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
记得我刚琢磨着要进股市捞点油水的时候,打开那个股票软件,好家伙,那界面花里胡哨的,红的绿的线,还有各种柱子,看得我是一头雾水。心想这玩意儿咋看?不就跟那没头的苍蝇似的,瞎撞一气,肯定得亏钱。
就喜欢自个儿瞎琢磨。所以我就寻思,这玩意儿肯定有门道。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股票,随便哪个都行,然后就盯着它的那个走势图看。我连啥是K线都搞不明白,就觉得那是红红绿绿的蜡烛,看着挺新鲜。
后来我咋琢磨的?
第一步:认识最基本的“蜡烛”
我就先去网上搜了搜,,原来那个叫K线图,也叫蜡烛图。我就记住了最简单的一条:咱们大A股,一般情况下,红的代表涨,绿的代表跌。然后我又仔细瞅了瞅,发现每根“蜡烛”都有上下影线,还有个实体。我就去了解这些是啥意思,,原来是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这下有点感觉了,至少知道这“蜡烛”是咋画出来的了。
第二步:看“蜡烛”咋排队——趋势
光看一根“蜡烛”肯定不行,得看它们咋排队的。我就开始观察,如果一连串红蜡烛往上跑,那股价肯定是在涨;一串绿蜡烛往下掉,那肯定是在跌。这不难理解。然后我就想,这趋势能持续多久?啥时候会拐弯?
第三步:加上几根“绳子”——均线
后来我发现图上还有几条弯弯曲曲的线,颜色还不一样。我又去查,,这叫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我就先从最常用的5日线、10日线看起。我发现,股价大部分时间会围绕这些线上下波动。有时候股价跌到某条均线附近就弹上去了,有时候涨到某条均线又掉下来了。我就琢磨,这均线是不是能当个支撑或者压力使?我就开始在图上划拉,找感觉。
我还注意到,当那个短时间的均线(比如5日线,他们管它叫白线)往上穿过长时间的均线(比如10日线,他们管它叫黄线),好像后面涨的概率大点。反过来,往下穿,就可能要跌。我就把这个当成一个参考信号,但不敢全信。
第四步:看看底下那堆“柱子”——成交量
我发现K线图下面还有一堆红红绿绿的柱子,长短不一。一查,这叫成交量。我就想,光看价格涨跌不行,得看有多少人参与交易。如果价格涨了,底下的成交量柱子也跟着变长变红,那说明买的人多,涨得比较实在。要是价格涨了,成交量却萎缩了,我就得多个心眼,是不是有点虚?反过来跌的时候也一样。
第五步:找找有没有啥“熟面孔”——形态
看久了,我就发现有些K线组合或者走势图形,好像会重复出现。比如他们说的啥“探底线”,就是股价跌了一阵子,突然出来一根K线,底下有根老长老长的下影线,据说这可能是要反弹的信号。我就试着去找这些“熟面孔”,但我也明白,这玩意儿不是百分百准的,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重复。
慢慢地,我发现了一些门道
就这么一天天看,一天天琢磨,结合着我买的那么一丢丢股票(初期不敢多买,主要是练手感),慢慢地,我对那些红红绿绿的线条和柱子就没那么陌生了。我知道了要看整体趋势,要关注关键的支撑和压力位置,还要结合成交量来判断。
最重要的,我发现看图这事儿,不能钻牛角尖,不能指望它给你一个准确的买卖点。它更像是一个帮助你理解市场情绪、判断当前股价大概处于啥位置的工具。比如说,当股价连续大涨,远离了均线,成交量也放得特别大,这时候我就得警惕了,是不是有点过热了?反过来,连续大跌,大家都恐慌的时候,如果出现了一些止跌的迹象,我是不是可以稍微关注一下?
我还会把日K线图、周K线图甚至月K线图结合起来看。短期的波动可能挺吓人,但拉长时间一看,可能整体趋势还是好的,或者风险已经很大了。
说到底,我这套看图的方法,也都是自己瞎琢磨出来的土办法,肯定不如那些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但对我自个儿来说,从一开始的两眼一抹黑,到现在能大概看明白点门道,知道啥时候该谨慎,啥时候可以稍微胆子大点,我觉得已经是个不小的进步了。
新手朋友们也别怕,多看,多琢磨,慢慢来。一开始少投点钱,把学费交够了,自然就有感觉了。这玩意儿,实践出真知嘛今天就先唠叨到这儿,希望能对大伙儿有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