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我想跟大伙儿聊聊“资管”和“信托”这俩兄弟。我一开始也是稀里糊涂的,总觉得这俩玩意儿不就都是帮人管钱的嘛能有多大区别?直到前阵子,我一个哥们儿老李,手里攒了点闲钱,想找个靠谱的地儿投了,就跑来问我,说这资管和信托,到底哪个更适合他。这可把我问住了,为了不在哥们儿面前露怯,我可是结结实实下了一番功夫去琢磨。
我咋开始琢磨这事儿的?
就像刚才说的,老李这一问,直接点燃了我的好奇心,或者说,是“求生欲”,哈哈!我总不能跟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就先从最基础的开始了解。我寻思着,这俩东西既然名字不一样,那肯定是有门道的。
我先是找了些资料看,看得我头昏脑胀的,那些专业的词儿,什么“法律关系”、“监管主体”,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后来我想,不行,这么看下去得把自己绕进去。我就换了个思路,我想象自己就是个啥也不懂的小白,如果我要把钱交给别人打理,我最关心
摸索下来,我发现几个大区别:
经过一番折腾,我大概摸清了它们之间的一些关键区别。我尽量用大白话给大伙儿说说我的理解。
-
背后“大佬”不一样。 我发现,管着它们的人不一样。你想,就像咱们孩子上学,小学归小学的教育局管,中学归中学的教育局管,虽然都是教育局,但具体负责的部门可能不一样。这资管和信托也类似,管信托的主要是什么银保监会,听着就跟银行保险沾边;而资管,管它的部门就多了,比如搞证券的、搞基金的,可能都涉及到证监会啥的。这就好比,你出了问题,找的“家长”不一样。
- “合同”性质有点绕。 这点一开始我特迷糊。后来我理解,信托更像是一种“信任托付”。就是我(委托人)信得过你(受托人,一般是信托公司),把我的钱交给你,让你按照我的意思,为了某个人的利益(受益人)或者某个特定的目的去管这笔钱。这里面,“信任”是核心。而资管,更像是一种服务合同。我(客户)把钱给你(资产管理人),你按照咱们说好的方式、条件去帮我投资,提供投资管理服务。感觉上,信托的法律关系好像更“深”一点,牵扯到的角色也多一个“受益人”。
-
钱能投到哪儿去,也不太一样。 虽然说现在很多产品投资范围都挺广的,股票、债券都能投。但我感觉,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可能更灵活、更广泛一些,玩的花样也多。信托,虽然也很丰富,但在某些特定领域,比如房地产啥的,以前玩得比较多,但现在监管也严。就好像两个厨子,虽然都能做菜,但一个可能更擅长天南海北的融合菜,另一个可能在某些传统名菜上更有讲究。
- 出了问题谁担着,这个也得拎清楚。 这是我最关心的。一般来说,资管产品,风险更多是投资者自己承担,管理人只要按合同规定尽职尽责了,亏了你也怨不着人家。而信托,受托人(信托公司)的责任好像更重一些,他们得非常谨慎地管理信托财产,如果是因为他们的过错导致财产损失,那可能就得赔偿。这也不是绝对的,具体都得看合同怎么签。
-
拿钱的方式也可能不一样。 资管产品的收益怎么分,比较灵活,主要看合同约定。信托产品的收益分配,通常在信托合同里会写得明明白白。
我是怎么理解的?
折腾了一大圈,我跟老李是这么解释的:
你看,老李,简单来说,信托有点像你找了个特别靠谱的“大管家”,你非常信任他,把家产交给他,并且明确告诉他这钱是为了谁(比如你儿子上大学)或者为了啥特定目标(比如买个大件),他得以自己的名义去帮你打理,责任比较大。
而资管,更像是你请了个“投资顾问”或者“基金经理”,你把钱给他,让他帮你投资,他按照约定好的策略去操作,赚了亏了主要是你自己承担,他收取管理费或者业绩提成。
这只是我个人比较粗浅的理解,为了方便记忆和区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比我说的复杂得多,各种产品设计得眼花缭乱。但核心的这些区别,我觉得还是能帮我们做个初步判断的。
后来老李听我这么一说,也算明白了个大概,至少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比较和选择了。我自己,也算没白折腾,以后再有人问我,咱也能说道说道了,哈哈!希望我这点实践经验,对大伙儿也有点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