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自个儿琢磨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这只基金(代码是260108)的一点儿经历。不是啥推荐,纯粹是自个儿瞎折腾的一个记录,给大家伙儿当个乐子看,或者说,避避坑也行。
我是怎么开始关注这只基金的?
也挺偶然的。那阵子,我寻思着手头有点闲钱,股市么,咱这种小散户也看不明白,就想着搞点基金,省心。听周围哥们儿聊天,老有人提什么“明星基金经理”,其中就有那么几位,刘彦春就是其中一个被念叨得比较多的。耳朵软,听得多了,心里就有点痒痒。
然后我就打开了手机上的理财APP,那时候是真不知道具体哪只,就搜了搜“刘彦春”。一下子出来好几只,其中“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这个名字,感觉挺“时髦”的,“新兴”、“成长”,听着就有奔头嘛代码260108,我也记下了。
初步了解和决定试试水
点进去看了看,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历史业绩。有几年那曲线,确实挺漂亮的,看着就让人激动。底下也写着“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这话咱还是懂的。我又瞅了瞅它的持仓,大概都是些消费、医药、科技类的,感觉都是些有前景的行业,跟我对“新兴成长”的理解也差不多。
再看看费率,申购费、赎回费啥的,这些都得搞清楚。我记得当时手机APP上买,申购费好像还有点折扣,具体多少忘了,反正比直接去银行柜台买要划算点。这基金是混合型的,风险比纯股票的低点,但比债券的高,这个我心里有数。
琢磨了几天,看看新闻,也没啥特别大的利空。寻思着,那就先少买点试试,别一下子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于是我就选了个日子,在APP上输入了基金代码260108,填了个自己能承受的小金额,点了“购买”,再输入交易密码,一顿操作下来,就算是买上了。
买了之后,我的操作和观察
买完之后,也不是就扔那儿不管了。我基本上每天都会打开APP瞅一眼净值。刚开始那几天,有涨有跌,心情也跟着七上八下的。有时候涨个百分之一点几,心里就美滋滋的;有时候跌个百分之一,就有点肉疼。
我还特意关注了一下它的规模,还有基金经理的动态。看看基金季报、年报,虽然很多专业的分析咱也看不透,但至少能了解个大概方向,比如基金经理最近调了哪些仓,对后市怎么看。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这基金表现不咋地,连续跌。那会儿网上各种声音都有,有骂的,有说要割肉的。我也犹豫过,要不要卖了算了。但后来想想,既然看好“新兴成长”,又相信基金经理的能力(至少一开始是这么想的),短期波动也正常。而且我投的钱也不算多,就决定再等等看。
我还对比了一下它跟同类基金的排名。有时候它排前面点,有时候掉后面点。这玩意儿,跟考试似的,一次两次说明不了得长期看。
就这么拿着,涨涨跌跌,跟过山车似的。有时候看新闻说,某某重仓股涨停了,我就赶紧去看看我的基金是不是也跟着涨了。有时候市场大环境不它也跟着绿油油的。
目前的一点感受
到这只基金我手上还持有着一部分。你要问我赚了还是亏了,老实说,经历过大涨,也经历过不小的回调,整体算下来,目前马马虎虎,没赚大钱,也没亏大钱(这跟我买入的点位和持有时间长短都有关系)。
通过折腾这只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基金,我最大的体会就是:
- 心态要稳:基金投资,尤其是这种偏股混合型的,波动是常态。不能指望天天涨,也别跌一点就慌神。
- 别盲目跟风:别人说好的,不一定就适合你。买之前,自己多少要做点功课,了解清楚基金的投向、风险等级。
- 长期持有或许更好:像这种“成长型”的基金,可能更适合长期一点的眼光去看。短线炒基金,手续费都亏死你。
- 分散投资很重要:别把所有钱都砸一只基金上,万一这只不行,那就抓瞎了。
这就是我关于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260108)这点不成熟的实践记录。希望对大伙儿有点启发,哪怕是看个热闹也行。投资这事儿,真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最宝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