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青岛中程股,我当初也是因为手里捏了点这公司的票,心里七上八下的,就想着去那些股里头转转,看看大家伙儿都在说些找点心理安慰,或者说是看看风向。
我就是打开那个炒股软件,或者直接在网上搜,找到青岛中程的股。好家伙,一点进去,那帖子刷刷地往上滚,新的旧的,看都看不过来。我就先潜水,光看不说话,想先摸摸情况。
我在股里的观察记录
这看来看去,发现里头真是啥人都有,啥话都敢说:
- 喊涨派: 有些人那叫一个信心爆棚,天天喊“明天必涨停”、“目标价看到XX元”、“赶紧加仓,不然拍断大腿”。分析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什么新能源风口、镍矿价值重估,说得你都心痒痒。
- 抱怨派: 亏钱的也不少。很多帖子就是唉声叹气,说自己又被套牢了,成本多高多高,问“还有救吗?”、“要不要割肉?”。看着都替他们着急,感觉字里行间都是焦虑。
- 消息灵通派: 还有些人好像总能搞到点“内幕消息”似的,说公司马上要有大利好公布,或者哪个大佬进场了。真假难辨,反正就是说得神神秘秘的。
- 技术分析派: 画 K 线图,分析支撑位、压力位,讨论量价关系。各种指标、图形都用上,看起来挺专业,但底下评论区经常吵成一锅粥,你说东他说西。
- 纯粹发泄派: 还有些帖子,没啥实质内容,就是进来骂几句,骂公司、骂庄家、骂大盘,纯粹是把股当情绪垃圾桶了。
我自己的实践过程,就是每天有空了就去刷一刷。刚开始还挺认真看,试图从里面找点有用的信息。比如看到有人说公司最近在印尼的镍矿项目有新进展,我就会自己再去查查相关的新闻,核实一下。看到有人分析得头头是道,也会琢磨一下他的逻辑。
但是,时间长了就发现,这股里的信息太杂了,而且情绪化非常严重。涨的时候,个个都是股神;跌的时候,个个都成了怨妇。很多所谓的利好、利空,都是捕风捉影,或者是滞后信息。真正有价值的深度分析很少,更多的是情绪的宣泄和互相安慰(或者互相攻击)。
我也试过跟着里面的“大神”操作,结果?不提也罢。几次下来就明白了,别人的看法只能当参考,而且是很小一部分参考。每个人的资金、风险承受能力、操作风格都不一样,盲目跟风是大忌。
我现在去看青岛中程股,心态就完全变了。我不再指望从里面挖到什么独家秘笈,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个观察市场情绪的窗口。看看散户们是乐观还是悲观,是激动还是恐慌,对某些消息的反应是啥样的。这对我把握整体市场氛围,反而有点帮助。
我这趟在青岛中程股的实践经历就是:从一开始的满怀希望、想找捷径,到后来的理性看待、保持距离。这地方逛逛可以,但真要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做决策,还得靠自己独立思考,多做功课,不能被股里的嘈杂声音给带偏了。这算是我实践下来最实在的一点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