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搞股票那会儿,我就是个小白,两眼一抹黑。听人家说哪个好就买哪个,结果?别提了,亏得是稀里哗的,心里那个疼。
那时候我就琢磨,这不行,不能老是凭感觉瞎买,更不能听风就是雨。得有点自己的章法才行。于是我就开始自己摸索,看书、看别人怎么操作,更多的是在实践里碰壁。
我的第一步:先学会“怕”
亏了几次之后,我第一个学到的,就是要“怕”。啥意思?就是买之前,先想好万一买错了,亏多少钱我能接受,到了那个点,必须得跑,不能犹豫。这就是后来我知道的所谓“止损”。这个非常重要,是保命的玩意儿。光想着赚多少,不想着亏多少会跑路,那迟早要完蛋。
同样,赚了点钱,也别太贪心。差不多就行了,也要想好赚到哪个位置就收手,落袋为安嘛这就是“止盈”。虽然卖了之后可能还涨,但总比贪心又跌回去强。
我开始琢磨买什么
以前是瞎买,现在我知道要控制风险了,那接下来就是选什么股票的问题了。
不熟不做: 我开始强迫自己,不了解的公司,不管别人吹得多厉害,我都不碰。起码得知道这家公司是干嘛的,靠啥挣钱,最近经营得咋样。不用研究得像专家,但大概情况得清楚。
看看大方向: 光看一个公司还不行,还得看看它所在的行业怎么样,是不是国家支持的,是不是最近比较火热的。顺着风走,总比顶着风强?
瞅瞅“长相”: 就是看看K线图,这股票最近是往上走的趋势,还是往下掉的。我个人比较怂,喜欢找那种慢慢往上爬的,感觉稳当点。那种上蹿下跳的,心脏受不了。还有那种K线图上突然出现一个大口子往下跳的,我一般也不敢碰,感觉有点悬。
然后是决定啥时候“动手”
选好了目标,啥时候买也很关键。我一般不会在股价冲得很高的时候去追,感觉风险大。我喜欢等它回调一下,稳住了,再考虑进场。
具体操作上,我现在的习惯是:
先看大盘: 整体市场环境不大部分股票都跟着跌,这时候我就算看到再好的机会,也先忍忍,少操作或者干脆不操作。保住本金最重要。
筛选目标: 按照上面说的,找自己熟悉、行业不错、图形也还顺眼的公司。
定好计划: 买入之前,必须先想好止损位在哪,止盈大概看多少。写下来,或者在交易软件里设
分批买入: 不会一次性把钱全砸进去。先买一部分看看,如果走势符合预期,再考虑加一点。这样就算判断错了,损失也不会太大。
执行纪律: 这是最难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到了止损位,不管多舍不得,坚决卖掉。达到或接近止盈目标,也要克服贪婪,该收手就收手。
想说的
搞股票这玩意儿,真没什么绝招能保证你稳赚不赔。我这点经验,也是用真金白银和不少时间换来的。核心就是:控制风险,形成自己的交易逻辑,然后严格执行。
别总想着一夜暴富,那不现实。把它当成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调整策略的过程,心态放平稳点,可能结果会更反正我现在是这么做的,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赚,但至少不会像刚开始那样,亏得不明不白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