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我当初也是琢磨了好一阵子才决定去考的。那时候感觉职业上遇到点瓶颈,想着多一个证多条路嘛起码能证明自己学习能力还行,对金融这块儿也算有点了解。
第一步:搞清楚考啥玩意儿
我这人做事喜欢先弄明白大概。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扒拉信息,看看这考试都考几门,每门都啥内容,题型是啥样的,多少分算过。了解到主要就是两门:科目一《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和科目二《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都是选择题,每科100道,60分及格。心里大概有个谱了,觉得不算太难,努努力应该能拿下。
第二步:准备家伙事儿
知道了考就得准备学习资料了。我当时也没啥特别的渠道,就直接买了官方出的那两本教材。想着官方的总是最权威的嘛除了教材,我还寻思着得找点题来做做。光看书肯定不行,容易犯困,而且也不知道自己掌握得咋样。
所以我的装备清单就是:
- 官方教材两本(这是根本)
- 一个靠谱的题库APP或者网站(用来刷题)
- 几套模拟卷(考前练手找感觉)
对了,我还准备了个笔记本,专门用来记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的点,还有做错的题。
第三步:吭哧吭哧开始学
万事俱备,就开干了。看书容易犯困,尤其是那种大部头的理论知识。所以我的路子是这样的:
1. 先过一遍教材,混个脸熟。
我没指望第一遍就能把所有东西都记住。就是硬着头皮,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了一遍。遇到不懂的,或者觉得特别绕的,就先做个标记,不深究,目的是对整个知识框架有个大概的印象。知道这本书大概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 听课辅助理解。
看完一遍书,感觉还是有点懵。我就去找了些网上的辅导视频来看。现在网上资源多,找个口碑好点的老师,跟着他的节奏学。老师一般会把重点难点拎出来讲,还会举些例子,比自己干巴巴地啃书要容易理解多了。我一般是听完一章视频,再回去看教材对应的章节,感觉清晰不少。
3. 分科目,有侧重。
科目一《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背!使劲背!条条框框特别多,很多都是硬性规定。这部分我就是多看几遍书,然后结合题目来记忆。做错的题目, обязательно (oops, 打错了) 一定要رجع (oops,又打错了) 回去看书,找到原文,加深印象。
科目二《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稍微麻烦点,有些计算和概念得理解。比如各种基金的分类、估值方法、投资组合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这部分光靠背就不行了,得理解。公式啥的,不多,但得会用。我把重要的公式都抄在了笔记本上,没事就翻翻。
4. 刷题,疯狂刷题!
这是我备考的核心经验。不管是教材后面的练习题,还是题库APP上的章节练习、模拟题、历年真题(虽然真题不公开,但市面上的也都是模拟的),我都是大量地做。做题能帮你检验学习效果,也能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套路和题型。而且很多知识点,做题做多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我还弄了个错题本。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反复错的,我都会把题目和正确答案抄下来,旁边还会写上自己当时为什么错,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考前重点就看这些错题,效果特别
第四步:考前冲刺和平稳心态
大概提前一两周,我就开始做整套的模拟卷了。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找个安静的环境,模拟真实考试的场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找找考试的节奏感,还有就是查漏补缺,看看哪些地方还不熟。
考试那天,心态放平就题目都是选择题,100道,60分及格。只要你认真复习了,过线不难。我记得当时考完出来,感觉还行,就是有点饿。赶紧找了个地方搓了一顿。
想说的
整个备考过程,我大概花了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因为我是在职备考,所以时间比较零散,主要是利用晚上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如果你时间充裕,可能一个月就够了。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坚持下去。
这考试不难,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教材是根本,视频是辅助,刷题是王道。把这几点做通过考试基本没啥大问题。希望我这点经验能帮到正在备考或者准备备考的朋友们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