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毅昌科技,我这儿还真有点自己的折腾经历。最早注意到它,是因为我那阵子魔怔了,总想着自己搞点智能家居的小玩意儿。你们懂的,就是那种脑子里想法一大堆,觉得能改变世界,结果第一步就卡壳——外壳咋办?
我寻思着,现在3D打印是方便,但打出来的东西,手感、精度、耐用性都差点意思,想量产或者做得像样点,还得是开模注塑。于是我就开始满世界找能做这活儿的厂。 这一找不要紧,直接给我上了一课。什么模具费,起订量,材料选择,工艺流程,听得我一个头两个大。
就在我焦头烂额的时候,有朋友提了一嘴,说:“你看看毅昌科技呗,他们是大厂,给很多知名品牌做配套的,专搞模具和注塑件。” 我一听,大厂?那敢情技术肯定过硬。当时还特意去翻了翻他们的资料,股票代码好像是002420,主营业务就是汽车、家电这些领域的精密模具和塑料结构件。心想,我这小玩意儿,对他们来说不是小菜一碟?
结果?现实啪啪打脸。
我鼓起勇气,托人七拐八弯地打听,想看看能不能跟他们搭上线,哪怕是问问报价也行。费了好大劲,总算联系上了一个据说是负责业务拓展的人。我把自己那个“天才”设计图(现在想想真是简陋得可笑)发过去,满心期待能得到专业指导,或者至少是个靠谱的报价。
等了几天,人家客客气气地回复了。 大意就是,我们主要服务的是大客户,您的这个产品,想法很但是从开模到生产,投入不小,而且您的预估量太小,实在是不太好安排。委婉,但是意思我懂了:哥们儿,你这单子太小,我们不接。
当时那个心情,真是从头凉到脚。你想,我一腔热血,觉得自己的产品特牛,结果连生产的门都摸不着。也是从那会儿起,我才真正明白,制造业这玩意儿,不是光有想法就行的。人家毅昌科技能做到给大品牌供货,那背后是多少年的技术积累、资金投入、供应链管理。我们这种小打小闹的,在人家眼里,可能连个浪花都算不上。
后来我再去看毅昌科技的股票,那K线图跳来跳去的,有时候一天涨不少,有时候又跌回去。我就想,这里面估计都是资本在玩儿。像我这种,连人家生产门槛都够不着的,还琢磨啥股票,能看懂啥门道。可能人家说的什么“技术领先”、“市场潜力”,都是针对特定层面说的,跟我们这些小虾米没啥直接关系。
这毅昌科技,在我这儿就成了一个“传说中”的公司。我知道它挺厉害,也知道它做的东西挺牛,但也就止于此了。那次碰壁之后,我的那个小发明项目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回想起来,也算是一段宝贵的“实践记录”,至少让我明白了,搞实业,真不是拍脑袋就能成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